曲求全。”
“老先生过奖了,过奖了,晚辈实不敢当。久闻老先生大名,一直想来拜访,无奈卷进战事,东奔西走,如今刚刚回来,今日特来拜谒。”
“祖爷的大名,老朽早就如雷贯耳,铁版神数自成一家,手执算盘,即可算命,五十二万种八字,手指一动,即刻算出……”
祖爷脸一红,忙说:“都是虚名,都是虚名,之前……之前晚辈年轻气盛,又加之堂口初立,所以在报纸上虚张声势一番,如有冒犯老前辈之处,还望……”
祖爷还没说完,袁树珊就乐了:“祖爷多虑啦,呵呵,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一个学易的人如果没有宽阔的胸怀,如何成就洞悉阴阳万物的大造诣?我是如此,将来祖爷也要如此,有晚辈冒出来,千万别嫉妒,更不要打击,要呵护,要培养,这样中华易学才能代代流传,发扬光大!”
祖爷听完,心下无比佩服:“老先生真是德艺双馨啊!”
“祖爷光临寒舍,有何指教?”袁树珊转入正题。
“不敢,不敢,其实,晚辈此次前来,就想问一句话,请老先生教我……”
“请讲。”
“先生从事命理业这么多年,最大的感悟是什么?”祖爷问。
“我最大的感悟是,阴阳有定数,人生却无常。”
“请老先生开示。”祖爷谦恭地说。
袁树珊点点头,说:“祖爷自己也是命理大师,必然知道《易经》之精妙,万事万物都在阴阳五行之中,把握了五行的脉络就能洞悉人生的轨迹。无论是八字、六爻、奇门还是六壬,都是殊途同归,道理都是一样的,用不同的方法为同一个人算命,得出的结果必然是一样的,否则岂不是一个人有两个命或多个命?人是秉受五行之气降生的,五行有规律,人生必然有规律,这就叫阴阳有定数,也是《易经》产生的根源和价值。但是不是有了这个定数,人生的命运就一成不变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你我都算命几十年了,是不是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按照《易经》给某个人算命,算到某年有大灾,但那一年他却平安无事?也有算到某人某年某月该发大财,但他却没有发财,或者只发了一笔小财?”
祖爷点点头:“是的。这种情况任何算命先生都遇到过。”
“那祖爷总结相关的规律了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袁树珊反问。
祖爷又是深深地点头:“总结过。凡是命运的轨迹发生变化的,无非两种人,一种是大善之人,一种是大恶之人。大善的人逢凶也能化吉,遇难也能呈祥;而大恶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