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无钱无粮,要镇北侯死守为上。还有一派主和:什么都别说了,赶快派使节过去好好谈谈,最好别打仗,劳民伤财,民众受不了这么折腾。另有一派主张等等看,说不定北戎只是虚张声势,过不久就退了……
朝廷上打了一天嘴架,到晚上也没有出结果,次日接着争论,后一日又是……四日后,季文昭在围城之际发出的奏章也到了京城。上面写北戎近四十万军已然过境,沈家军必死守燕城到最后一息……
三皇子快疯了,每日在朝上大声争执要赶快出兵,他也不管修饰什么言辞了,反复就那么几句:若不增援,镇北侯若是垮了,就是灭国之时!
皇帝虽然有些心虚,可是觉得三皇子太急躁了!国家大事还轮不到他这么上蹿下跳地指手画脚!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过去也有过北戎犯境的事,每次都是有惊无险地过去了。镇北侯垮了自然是国亡,可是他会垮吗?沈家军一向强劲,这么求援是不是也有借机要军需的意思?想要更加壮大?……皇帝有些不放心。
而太子就是咬定没钱,户部拿出账簿,的确无钱无粮,还欠着许多薪酬和买货的钱。他也同样反复强调,镇北侯的沈家军,是朝中最强的军旅,还有谁能比他们强?如果他们不行了,那么其他人更不行了。应该相信沈家军能胜!
那些说等等再看的大臣们不说什么了,可议和派却更高声了:既然没有钱粮,镇北侯又说沈家军不敌,那就赶快讲和啊!别让北戎再往南打了……
三皇子怒气冲冲地回到府中,对着叶大公子和沈卓说:“他们这是想亡国啊!那个小人!为一己之私,竟然置国家而不顾!”
沈卓心说他的确是亡国之君,但此时只能说:“你别急,我们可以开始招募义兵。”
叶大公子心中乱鼓,这是打仗了,跟平常文臣之间的勾心斗角可就不一样了,也说道:“是,殿下可以向皇上建议,让朝廷告示民众自发抗敌。”
三皇子怒击桌案:“让民众自发?!百姓如果能抗敌,要军人干吗?!让平民去抵挡北戎之兵,不是去送死吗?!”
沈卓却是知道后面的步骤,说道:“可还是要朝廷发文,这样才能起义兵,不然名不正言不顺。有了义兵,总比没有好吧?”
三皇子同意了,次日,三皇子多了一项建议,要朝廷发令抗敌。这种两片嘴一碰又不用花钱的事很好做,皇帝同意了,只不过加了些限制。
朝会后,兵部就向各地散发了征兵令,但是让人们自筹军需,朝廷既不给武器也不给军饷,要由朝廷命官带领,至于要到何处去集合,怎么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