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地上了马车,带着丁内侍和三四个守陵的军士往皇城赶。
过闹市,从车窗中,他听到街上人声鼎沸,大家都在议论皇帝抄杀镇北侯府和平远侯府的事。楼上,有人弹着牙板,大声唱着:“沈家儿郎百战死,血染江山万古垂……”
百姓中有人大声说:“我才不信什么镇北侯投敌了,燕城还没有陷落!沈家军还在坚守!现在怎么能抄杀镇北侯府?!这是奸人在自毁江山!”下面一片声援:“正是!正事!我家兄长就是随着平远侯去抗敌的,他是铁正的君子,平远侯起义兵抗敌怎么是谋反了?!”……
有马匹飞骑入内,来人大喊着:“急报!急报!东北路北戎被打败了!沈二公子当领头功!”百姓们哗然!“真的吗?!真的吗?!”……
四皇子在车内一提嘴角:当然是真的,只是这个时间却不是真的。
四皇子猜得很对,东北方面,北戎的几千人烧了村庄,杀了人,倒是激励了农人们的斗志。义兵们都是周围城镇的人,如果不抵抗,难免哪天自己的村庄也完了。何况北戎也是一群人,没多少骑兵,所以再接战,逃的人就少了。农人们越打越勇敢,加上还有更多的人加入了义兵,士气高了。那些伤兵们有弓弩,能掩护着义兵们接近北戎,近身搏斗。最后的一次交战,义兵十几个人打北戎一个,就是北戎人身手再矫健,也挡不住七八把锄头同时打来。几千北戎人或死或伤,余下的带着抢的粮食逃回了北戎。
怕地方官员的奏章太慢,严氏书院的书生们按照严氏的嘱咐,写了战报,派人送往京城。信中虽然没有细讲沈坚如何退的北戎大军,但报告了沈督事带人击溃了北戎东北路的侵犯,现在所余的敌人也被清除了。
此时的驿站早就瘫痪,京城外百里的主要道路上都是平远侯布置下的哨卡,以义兵的名义检查来往信函。得知了来人的任务,义兵们热情地收了战报,承诺送往京城。送信的也不是专门的信使,这战报也不是正式文件,他就是传递个消息,见有义兵接手,自然高兴,将战报交给了义兵,自己回去了。
这份战报在京城外等了几天,等城里来人给了信儿,才有人拿了战报,进了城,一路大声宣告,送往皇城。
四皇子的马车快到宫门口时,坐在车外的丁内侍按照四皇子预先的叮咛,让车夫放缓了速度。四皇子正担心自己是不是来得早了,需不需要找个地方停一会儿,就听一个女子哭喊着:“冤枉!冤枉啊!”
马车边的军士们马上拦住她,刚要喝止,四皇子在车里听出了是沈二小姐的声音,忙说:“让她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