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娘吃完了这个窝头,再吃馒头。”
吃过饭,宋招娣刷了碗,给所有的神仙都烧好了香,就开始和面包饺子。
公公和丈夫是男人,是不会包饺子的,奶奶年纪大了,坐的时间长了就腰疼,不能包饺子,婆婆吃过饭就出去找人打牌了,自然也不可能包饺子,小姑子更不可能帮她包饺子了,六个大人一个孩子,最少也要包三盖帘饺子,从和面,剁菜,调馅,到包饺子,都是宋招娣一个人做。
她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委屈的,谁家不是这样过的,哪个媳妇过年的时候不得包饺子呢。
第6章
大年初四,宋招娣和朱乔松一起回了娘家。
宋招娣姐妹好几个,她是老五,上面四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
她爹娘当初为她起名宋招娣,就是希望她能招来个弟弟,给做爹娘的带来个儿子。
宋招娣的四个姐姐,除了大姐叫宋秋云外,剩下的姐妹几个,都寄托着她们爹娘的愿望。
老二叫宋秋换,希望下一个孩子能换换性别,老三叫宋来娣,希望能来个弟弟,老四叫宋带娣,希望能带个弟弟,老五叫宋招娣,希望能招个弟弟。
也许是宋招娣就是个招弟弟的,她三岁的时候,她娘赵菊花一下子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
这下子宋招娣的爹娘可算是如愿了,这下谁还说他们家是没儿子的命,他们家生儿子,可是一生就生两个,整个村里从老到小,都没有一对双胞胎小子。
宋招娣跟弟弟们只差两岁,没有弟弟的时候,她爹娘对她也没多上心,等到生了儿子,宋招娣就更是可有可无了。
好吃的是没有宋招娣的份的,吃不饱也饿不死,宋招娣一直长到十岁,她弟弟能上学了,她才跟着去上学。
等到十三岁,宋招娣就辍学了,原因是弟弟们上学不用跟着了,十三岁也可以挣工分了。
宋招娣和朱乔松的婚事,她娘赵菊花可是满意的很,朱家条件不差,朱海田是村里的会计,他大哥是个工人,没儿没女的,遗产全都留给了朱海田这个弟弟,朱家的日子肯定比一般人家的好,钱,肯定也比一般人家多。
要是女儿跟他成了,只要结了婚能生个儿子,以后整个朱家的家业还不都得是女儿跟朱乔松的,到时候肯定能拉拔自己的两个儿子。
等到朱乔松考上了大学,赵菊花对这个女婿就更满意了,这可是大学生啊,十里八村也没两个的大学生,等到以后可是国家的人,一辈子都有国家养着,不愁吃穿的。
五闺女的这门亲事,还真的是做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