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差不多,挑挑拣拣一下午,她的蛇皮袋里已经装了一大半了。
儿子去上大学了,一年也就能暑假寒假回来回来,宋招娣的心里刚开始还有点空落落的,可没过多久,就恢复正常了,儿子不在家,她正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厂里。
宋招娣的厂子一直发展良好,现在差不多已经算省里的龙头企业了。
因为这个,她的厂子吸引了不少外资的目光,想要对她的厂子进行投资。
开出的条件还都很优渥。
其实外国资本早就上门来谈过收购的事,都被宋招娣给拒绝了,这两年来,或许是因为国内的市场越来越大,也或许是因为宋招娣的厂子发展太好,又有好几家外国资本上门,想收购她的商标或者注资,把她的厂子变成合资公司。
要是把商标卖给外国资本,宋招娣可以一次性得到很多很多钱,来收购的外资还承诺,商标收购以后,厂里还是宋招娣做主,他们甚至还会提供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更多的销售渠道,算下来宋招娣根本就不会吃亏,厂子也会发展的更好。
至于把厂子变成合资公司,宋招娣能得到的利益也很多,这意味着将有一大笔投资进入厂子,厂里可以换上更先进的生产线,可以盖起更大的厂房,可以有更大的规模。再说了,要是合资的话,政策方面也会有更大的倾斜了。
粗粗看下来,要是把商标卖掉或者接受投资,宋招娣的厂子都会有更大的发展,甚至有可能走向国际。
可是这些外资,宋招娣都一口回绝了。
关于这些外资,厂里不知道开了多少次会议,支持接受投资的人,比拒绝投资的人,要多一些。
会议上吵得厉害,等到吵完了,宋招娣就会表明态度,暂时还不接受外资。
这天宋招娣去盛老师那边坐坐,她最近忙的很,都没什么时间过去了,好不容易找了个空才能去坐一会儿。
韶老师去年去世了,就剩下盛老师一个人,她的身子骨还算硬朗,不过照顾孩子们却有些力不从心了,孩子们只能送去孤儿院了。
现在老人跟着红英一起住,宋招娣经常过来坐坐。
这天过来,两人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公司的事,盛老师就问道:“招娣,我听红英说,有外资想投资你的厂子,你不愿意?”
宋招娣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叠文件,递给老人:“盛老师,这上面是被外资收购或者打着合资的名义来并购的企业,在这之前,他们都是国内比较有名气的品牌,可是现在呢,国内的商场里,已经很难见到他们的身影了,就是还在销售的,每年的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