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爽,味醇甘鲜,好茶,好茶。
城东,宽敞的官邸大街上,一个门上挂着“杨府”匾额的高大门楣口,两个小厮眉清目秀,挺拔而立、目不斜视;书房里,杨阁老和长子杨慎说话,面带忧虑,眼睛里甚至有一丝丝杀气。
“为父一直以为,兴王是一个‘文雅’人,和他的父亲一样……”杨阁老因为朝廷一直查不到兴王的“错处”,越发的怀疑和猜忌,“这人啊,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贪、嗔、痴……什么都没有,那还是人吗?”
杨慎闻言,面带犹豫,语气似乎是安慰父亲,也是安慰自己的不确定:“父亲,兴王才十七岁。”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人,能有多大的心机?杨阁老听明白长子的话,看长子一眼,冷笑:“你也是自负聪明,自幼才气过人。你的十七岁,是什么模样?”
顿了顿,眼里一暗,脸上露出风雨欲来的凝重:“朝廷在前两年,还能查到一些有关于兴王年少轻狂的痕迹……可是,这一年来,兴王的表现,比为父还要老成持重,你觉得,正常?”
杨慎:“!!”不正常,自然不正常。
“儿子明白。一个少年人,经历这番希望破灭的结果,必然是失意、害怕,或者,心生怨恨。”
“做人难。即使是为父这个年纪,也做不到修身养性。”杨阁老眼望窗外的落叶,摸着胡子长长地一个叹气。一转头,对长子谆谆教诲,“看某些人,永远不要看年龄。”
先皇有了亲生儿子,自己做皇帝的机会彻底破灭,他要是一开始就没有一丝丝希望那也就罢了——十六七岁又如何?他的一生,见过多少才智过人的人,都是想象不到的年轻人?
杨阁老满心担忧,只叮嘱长子看护好皇上的安全。临睡前想起东厂最近的动静,又琢磨着,这次,文臣是不是可以,和东厂合作一把?
湖广地区隐隐的,有那兴王修道炼丹吃素的传言,北京城里人,该收到消息的人,都收到消息。
西厂大太监张永,细细地看完东厂送来的审讯记录,敦厚的五官笑容亲切,狭长的小眼睛里冷光一闪,尖细刻薄的嗓音宣示他强烈的不满。
“继续盯着,盯紧了兴王。”
心里一丝猜测闪过,“当年宁王府里的几个人的下落,继续追查。”
“属下遵命,都督放心。”年轻的厂卫躬身行礼,同样阴冷尖细的声音响在夜色里,人转眼就不见。
反常为妖。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人,能天天吃得下素食?
还生鹅褪毛,从屁股眼取出内脏,将蔬菜放进鹅肚,煮开取出,用酒洗干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