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异议,但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他凭借出色的侦查破案能力,一举成为大理寺交口称誉的人物。
此次袁骛随太子秘访江南西道,亦是太子主动提出。
宝鸾不了解朝堂上的事,但她看得出太子此行决心之大。他似乎是要做些什么,像是雄心,又像是抗争。她为他高兴,又为他担心,她第一次希望自己是个男子,能为太子出几分力。
因为太子要出行,择选太子妃的事也就延后了。
宝鸾从太子的肩后看去,穿青衣的俊美少年垂目侍立,她特意打听过他的名字,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宝鸾搂着太子脖子轻声说:“大兄,无论你做什么,在小善眼里,大兄都是全天下最好的人,能让大兄高兴的事,肯定也是全天下最好的事。”
太子身形一怔,对上宝鸾纯真清澈的目光,水葡萄一样的眼,干干净净,毫无心机。
太子将宝鸾放进车里,浅笑捏捏她的脸颊:“小善亦是全天下最好的小娘子,这次阿兄未能周全照顾,等下次小善来东宫,阿兄再给小善赔礼。”
宝鸾道:“大兄,江南之行,务必早归。”
“一定。”太子放下车帘,退了出去。
今年的立冬日,同往年一样,欢声笑语,歌舞升平。
长安的冬日并不寒冷,宝鸾的秋衣外添一件织锦披衫,就算是御冬了。等到深冬之时,若有幸得白雪降临,便再披上一件鹤氅,就能在大雪中自在游玩。
崔玄晖的书信已经寄来,宝鸾捧着信反反复复看了几十遍。
崔玄晖在信中道,中途遇阻,发生了一些小意外,所以这段时间才会音信全无,如今阻碍已除,他已抵达东突厥都城,待探明城中形势,便会表明身份与东突厥共商日后和平相处之事。
这些细节之事,宝鸾自然不会知晓,崔玄晖给她的那封信里,并没有提到任何遇险的事,是康乐长公主托人将信送给她时,另外告知她的。
宝鸾得到的信,写的是崔玄晖一路所见所感。信中有诗云: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宝鸾念着诗,闭上眼睛想象边塞的风景,以至于这几日做梦,梦里皆是黄沙漫天,风声似鼓。
班哥盘腿坐在宝鸾脚边,仰着脑袋看她半伏在榻上,两手捧着信,一张小巧樱唇无声地念着什么,甚是陶醉。
班哥没有念过书,念书并不能让他吃饱肚子,他只跟人简单学过认字写字,因为会认字能让他更容易找活干挣钱。
班哥悄悄瞧见过那信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