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势必会占用他们的田地,因而并不许。我们劝说这水渠他们也能用,可他们觉得自己的田地离店下河比较近,怎么都不答应,除非我们将那地买下来。
我爹觉得,曲家在那儿的田地也就几亩,挖沟渠反倒要花不少钱,若还要买了那些地才能挖沟渠,那不值当。这事便僵持下来,最后不了了之。
赵长夏:
她想起一位战友的老家要修路,结果因为谁出的地多、谁出的地少之事而吵得不可开交,最后路没修成,村子依旧贫穷和落后。
这种事,古往今来皆如此啊!
不过她觉得也不是只有从店下河引水这一条途径,便拿出自己画的地图,道:其实要想取水源,并非一定要江河之水,可以取鹄山里的水源,而且鹄山离泾村更近一些,工程期短,同样有田的人家也有水源短缺的难题,必定很乐意让地挖渠
这是?!曲清江十分惊讶赵长夏能拿出整张鹄山的地形地势图来,她能清晰地看见上面标注了哪儿有泉眼、哪儿是溪水的源头、哪儿的溪水汇聚成了水潭等,你画的?
赵长夏不知道曲清江的内心有多震撼,她也曾犹豫了下要不要拿出来,因为这可是她的退路。但是这些日子里,曲清江对她释放了不少善意,她想或许可以信任曲清江。
她点了点头:嗯。
你太厉害了!曲清江惊呼,就连朝廷都没法将舆图画的这么详细仔细,你是如何做到的?
我在鹄山生活了两个月。赵长夏提醒。
曲清江道:那也很厉害,斥候都没你这么厉害。
赵长夏:
斥候的意思她还是知道的,不得不说,曲清江算是误打误撞猜出了她的职业。
她清了清嗓子,指了指一个离泾村最近的水潭,道:这个水潭十分大,离荒田又近,可从那儿引水。
曲清江比对了一下她家的荒田与店下河、水潭的距离,发现确实离水潭近了一半,而且靠近鹄山的田地都是因缺少水资源而成为薄田的,因而拥有那一带的田的人家并不多,只有两户,若是与他们谈妥了,那这事便可为。
若能挖水渠,我建议在水潭那儿修一道闸口,这样一来,想灌溉时便可打开闸口,若遇到雨天便无需打开闸口放水。赵长夏不懂水利,但是对于水库,她有个模糊的概念。
如今确实有不少地方都修了堰闸,只是那些堰闸选址必定是涉及数万人、数万倾农田的大江大河之上流,选如此一个水潭来修堰闸还是很少见的。
那些是大工程,投入的人力物力皆大,这是小堰闸,只能惠及一个小地方,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