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的首饰,是独一无二的。形象设计就是为这个客人考虑好她该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首饰,手上拿的帕子、扇子。”管事说着,指了指隔壁的一间房,说:“那边是几个画工不错,脑子也灵活的学徒,太子妃让他们学习服饰的配搭,还有几个梳头的妇人,正在学习新的发式。”
苏烨听得直发愣,好半天才问:“这些……都是谁想出来的?”
管事一脸与有荣焉的说:“全是太子妃一个人想出来的。”
苏烨摸了摸下巴,这外甥不仅是个心灵手巧的,还是个做生意的好手,该说外甥肖舅吗?当初老五也是特别会做生意,可惜身体不好,早早的就去世了。
正想着,就见见一个嬷嬷走了进来,对蔺秋说:“太子妃,张德儿求见。”
☆、第 33 章
张德儿是带着田庄最新的账目来的。
当初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植的蔬菜已经收获了一批,按照蔺秋所说的,用车子运到附近几个比较干旱的乡镇贩卖,所得竟然比以往半年的收入还多。
另外又招募了一百多的庄客,多是年轻力壮的,也有携带家眷的,女眷和孩子帮着割草喂牛,或田间除草洒水。
“孩子?”蔺秋记得田庄里的确有几个小孩,不过当初没注意他们是否下田干活。
“是啊,虽然年纪小了点,做不得重活,不过两个人才拿一个人的工钱,还是比较划算的。”张德儿回答。
蔺秋想了想,说:“都是多大的孩子?有多少人?”
张德儿答道:“多是七八岁的孩子,十一、二岁的也有,总共二十几个。”
蔺秋微微皱眉,这么小的孩子去割草喂牛,还要下地干农活,且不说能做多少,就是安全也无法保障,虽说大梁国没有儿童保护法,来自现代社会的路人甲却无法置之不理。
“十六岁以下的孩子除了秋收后拾穗,不许下地做其他的农活,也不许割草,只可以让他们帮着喂鸡和鸭,具体事宜你去安排。”蔺秋想了想又说:“另外请一个先生到田庄,每日教他们识字,束修由田庄出。”
“可是……”张德儿刚想反对,突然想起楚皇后之前对他说的话。
“太子妃虽然年纪尚幼,却是聪慧无比,当初让他管理田庄,也不过是想试试他,谁知道竟做得如此出色。养牛、养鸡、养鸭,看似普通,可是从牛圈、鸡舍的设计,到肥田的计划,几乎每一步都考虑得妥帖,可见是个有长远眼光的。”
“是,奴婢这就去安排。”张德儿对着蔺秋躬了躬身。既然皇后娘娘都说太子妃是个有长远眼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