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这么快便出来了?娘子心绪不稳,郎君若能多坐片刻,她不知该有多欢喜呢!”
年轻男子看了她一眼,并没有接过她的话头,而是直接道:“我已经将放妻书给了九娘,回头就给长安去信。你们二人是她的贴身婢子,仔细照料好她。她从王家带来的婢仆,我会陆续遣过来。多些人,热闹一些,说不得她的精神也会好一些。”
说罢,他便急匆匆地往外走去,竟像是连一时半刻都不愿意在此处多待了。
“郎君——”丹娘和青娘又惊又恐,顾不得仪态,提起裙角便追了上去。
“郎君请止步!”
“郎君,娘子并没有做错什么!”
“郎君!”
她们一直追到了竹林外,男主人也没有任何犹疑或回头的意思,径自匆匆去了。而路边也多了些到长秋寺来赏景进香的女眷,略有些好奇的视线纷纷投了过来。
两位婢女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心知娘子归宗之事已经成了定局。丹娘想到精舍内不知该有多伤心的女主人,又猛地转过身,提裙跑了回去。青娘踉踉跄跄地跟在她身后。两人和男主人带来的两个得意洋洋的婢女错身而过,却完全无视了她们的挑衅,急急地奔回了竹林深处的小院落。
☆、第二章 放妻之后
精舍内,满脸病容的少妇听着院落里的动静,心里长长地叹了口气。这年轻男子分明对妻子仍有情意,句句吩咐都颇为细心,不过,休妻的决心也异常坚定、无可更改。从他和两个婢女的反应里,她觉得,这对夫妻之间大概产生了什么敏感的误会。妻子并没什么明显的过错,但做丈夫的实在忘不掉也忍不得,才这么狠心地给出了“休书”。
说到敏感的误会,大概就是红杏出墙之类的事了吧。前身的那场重病和悬梁自尽,或许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少妇有些心不在焉地想着。幸好她穿到了唐朝,若是换了明清两代,大概就只剩下沉塘的下场了。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么回事,她非常想知道。如果对此事一无所知,恐怕会给她往后的生活埋下隐患。但是,这种事也不可能贸然去询问两个婢女,只能等学会说话以后,再慢慢旁敲侧击了。而这对性格向来较为直率、从来就不适应那些弯弯绕绕的她来说,简直就是件无比艰难的任务。
王九娘的视线挪到了矮几上,探出身,拿起那张细白麻纸,仔细地看了起来。
虽然她在书法上没什么造诣,但幸好这位“前夫”写的是楷书,即使是笔画复杂的繁体字,也大致能认得出来。这个时代根本没什么标点符号,断句完全靠猜,她只能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