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娘陪在她身侧,小心地搀扶着他,笑道,“洛阳哪里都不比长安好,唯独这种牡丹、赏牡丹的风气,竟比长安还热闹些。说起来,最近都没什么女眷来这长秋寺上香赏景了,可不是都涌到各处寺观、园子里去赏牡丹了?”
王九娘自是从未见过这盛世大唐的都城长安与东都洛阳。听着这少女流露出一派天子脚下京畿人士的骄傲自豪,心中也觉得颇为有趣。而唐人对牡丹的狂热爱好,她早先也曾闻名已久,却因并未到过洛阳,而无缘万千人涌来赏牡丹的盛况。
当然,于她而言,无论是洛阳还是长安都离她眼下的生活有些远了。现下,若能去外头那长秋尼寺走一走,她便已经无比满足了。想了想,她自忖近来体力尚可,举步便迈出了门扉。
“九娘?”青娘一边搀着她循着竹林小径往前走,一边低声劝了起来,“九娘身子刚好些,也不急在这一时。竹林幽森,若是吹了风、受了寒,又该如何是好?”说着,她心里便开始后悔自己不该提到牡丹之事。
王九娘却只是瞥了她一眼,继续往前走。她的步速极慢,单只是看这片除了苍翠挺拔之外更无其他景致的竹林,也看得格外仔细。往常日夜听着的簌簌竹涛,如今身在其中又颇觉不同。起伏摇动的竹枝,只露出半截的竹笋,皆是充满了勃勃的生命力。而病弱的她,也仿佛受到感染一般,渐渐觉得精神多了。
几百步后,竹林已到了尽头,王九娘也出了一身薄汗,仍然坚持前行。青娘苦着脸相扶,回头望见八九岁的小丫头春娘,连忙使了个眼色,让她去找丹娘。紧紧跟着她们的春娘犹豫了一会儿,转身快步走回精舍报信去了。
终于来到竹林外,眼前便是长秋寺的角门了。王九娘靠在青娘身上略休息了一会儿,有些好奇地打量着丈余高的院墙里露出的宝殿庑顶,那飞翘的檐头衬着碧空,显得格外潇洒。每个时代的建筑皆有其特点,她虽然不懂这些,但能看到风格俊逸的唐时庙宇,亦是一种幸事。
“九娘可是累了?不若回去罢?”青娘额角也微微出了汗,神情更是有些紧张起来。
王九娘左右顾盼,终于发现青娘曾经提及的桃林。山中桃花比城中开得略迟,但如今花期也将过了,灼灼其华、落英缤纷的景象已是见不到了,反倒只有些残花留在枝头。她有些遗憾地又看了几眼,才走向尼寺的角门。
“九娘……”青娘压低声音,“若是遇见什么人……”
王九娘面上没有任何反应,心里却不免笑了。这青娘,说如今大家都去看牡丹的不就是她么?长秋寺里没什么人,可不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