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身为九娘的贴身婢子,居然也不往长安报信?!”
丹娘立刻跪了下来,低声哭道:“事发之时,婢子便劝娘子派人去长安,但当时娘子不允,身边也没有人可供差遣。后来,婢子亦不知张家郎君竟如此绝情。娘子病重时,他分明遣了医者过来,婢子与青娘本以为他还念着夫妻情谊。没想到十几日前,他竟然径直拿来了放妻书!”
青娘也嘤嘤泣诉:“七郎有所不知,娘子在张家本便受尽了闲气。那张家上上下下都不知道规矩,张家娘子动辄对九娘呼来喝去,时不时地便把身边得宠的侍女送过来给九娘添堵。那些贱婢也不知天高地厚,仗着张家娘子撑腰,一直对九娘不恭不敬。若不是当时张家郎君还算疼爱娘子,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这回出了事……娘子更是受尽了苦楚……”
王七郎的目光越发冰冷,他何曾想过妹妹婚后的生活竟如此艰难,写信往来时却从来不提这些琐碎之事。长安与洛阳毕竟相距八百余里,他们在家中所知道的事,也只有她愿意告诉他们的那些而已。他审视着这两个年轻的婢女,冷冷一笑:“很好,很好。那你们谁来告诉我,这几个月究竟发生了何事?仔仔细细地说,一星半点也不许漏下。”
☆、第五章 和离之因
虽然今日身心俱疲,但或许因心情太过激荡之故,王九娘其实并未睡多久,便醒了过来。若是往常,丹娘、青娘不放心她独处,至少会留一人服侍在侧。但她张开眼后,却发现寝房中竟然空无一人。反倒是隔壁的中屋,隐隐约约传来啜泣与低语声。
王九娘下意识地轻轻坐起来,侧耳细听。中屋内王七郎早便遣退了无关人等,令他们都在院子外听候吩咐,自然不会刻意防备正在熟睡的她。于是,丹娘略带沙哑的声音所叙述的事情,她皆听得一清二楚。
“九娘出嫁三载,一直未有身孕,年前侍奉舅姑时,遭张家娘子暗讽,回来后左思右想,便将我们四个陪嫁侍婢中颜色最好的碧娘开脸给了张家郎君为妾。张家郎君口头宽慰九娘不必忧心子嗣之事,她仍然整日闷闷不乐。虽不见张家郎君有多爱宠碧娘,但自忖相貌出色的黛娘私下却颇有怨怼之意。婢子曾提醒九娘,早日将黛娘发嫁出去,不过九娘念着旧情,说是好歹过了年再提此事。”丹娘似是顿了顿,声音越发低沉,“除夕后原本一切顺遂,但上元节前,黛娘突然提起观灯之事,劝说九娘去城中几大寺庙中观灯,施舍些香油钱,尝尝那些吉祥寓意的佛门小食,也好保佑早得贵子。九娘意动,上元节便依言去了几大寺庙。”
“寺庙中灯火辉煌、人潮汹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