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又该做些什么?”
王玫便请宫婢取来笔墨纸砚,将她的所思所想大概画出个框架来。这女医院,便是专门为女子、女童进行义诊的医馆;义诊所,则是专门为男子与男童进行诊治的医馆。两者对富贵者收取诊费,对贫穷人家进行义诊,并定期向达官贵族豪商募捐钱财以维持日常营生。当然,还须建立女医学,专门培育女医。师傅是现成的,青光观那些医术高深的女冠或者庵堂的佛医皆可担任。至于学徒,只能暂时先从奴婢中选些资质上佳的,往后可从贫穷农家中领养,或者将那些无人照管的流浪儿都养作医学徒等。
念头很多,需要做的事更多,须得一步一步来。最为关键的,便是获得长孙皇后的支持,以便往后将此事变成大唐贵女们能够积极投入的大善事。
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热情高涨极了。长孙皇后与真定长公主在殿外听了片刻,相视一笑。此事不禁有利于自身康健,也造福于平民百姓,功德无量,又何乐而不为呢?听得晚辈们说起这些充满希望的事,她们仿佛也可暂时忘记那些逼近的阴影。或许,有了这些欢笑之声,便是再浓重的阴影,最终也会安然离去罢。
在离开立政殿前,王玫见到了前来问安的晋王孺子武氏与杨氏。杨氏是一位爽朗的少女,一双眼眸笑起来时显得明媚极了,让人看着便心生欢喜。武氏则与先前所见略有几分不同。来到宫中之后,她仿佛收敛了许多。昔日那些矛盾冲突极其强烈的品质,如今都蛰伏起来。不见刚烈,只余些许妩媚;不见肆意张扬,只余冷静隐忍。只是,她的一颦一笑仍是真切得令人觉得十分特别。
据王玫所知,这位武二娘很得晋王宠爱,却也远不到宠妾灭妻的程度。或许她在晋王面前,与在晋王妃、长孙皇后面前完全不同罢。当看到她安静地立在杜氏身后时,王玫心中忽而升腾起来一种格外奇妙的感觉。尤其当长孙皇后、杜氏与武二娘一同出现,曾经的历史潮流带给她的冲击,几乎令她再一次怀疑自己确实是“庄公梦蝶,蝶梦庄公”。
一代贤后长孙氏,已经不再红颜薄命。或许除了生了两个兄弟阋墙的熊孩子之外,她的人生已经没有留下任何遗憾。横空出世的杜氏取代王氏成为皇后,与晋王李治琴瑟相和,又不曾过分打压武氏,或许不会落得王皇后那般成为人彘骨醉的下场。而女皇陛下究竟还能不能再出现,也许只能交给时间了。或许她只会是宠妃,或许她将取杜氏而代之,或许她母凭子贵还有另外的机缘,谁又知道呢?
真定长公主的仪仗驶出宫门,路过东宫前的时候,也许是王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