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才敢出声问:“这么大的阵势,护送的到底是什么人呀?”
他道出众人心中的疑惑。
前方便是一座小码头,码头守着数名融兵,插着一面随风飘扬的旌旗。
昭灵和随从下舟,他乘坐的工具也从舟换做马车。
两辆驰骋的马车,一支可观的护卫队,护送昭灵继续朝山林的更深处前去,他们脚下的小道变做一条大道,一条通往孟阳城的大道。
早几年这一段山路十分崎岖难行,后来征用云越百姓开山劈路,修出一条能通行马车的山道。
融国在云越经营十余年,逢山开路,沿途设防,开通一条从云越孟阳城通往融国的青铜之道,俗称:金道。
马车经过一道名为金谷关的城关,来到金谷城的山脚下。
一路南下,风尘仆仆,抵达金谷关,才能好好整顿一番,再往前,便是孟阳城了。
步下马车,仰望高耸的城墙,和城墙上的守军,卫平赞道:“真是雄壮!”
昭灵远远望见一队将士从城门出来,守将急匆匆出城迎接。
卫平自言自语:“早年云越王修筑金谷关是为了防御南夷水的夷人,后来夷人退缩进梦泽,此关便就废弃。融国入主云越,驱使万名越民修葺金谷关,本是为了防备南部的云越人造反。十余年间,倒是一次也没派上用场。”
用不上并非没用,正是因为它的存在,确保紫铜山南面长久以来的安定,紫铜山的铜矿生产,从未遭受云越人的破坏。
守城的将士浩浩荡荡出城,恭迎融国寅都派出的使者,在出迎之前,他们早获得消息,还以为是普通的使者。出迎时,守将见到太子护卫剥下舟夫的衣裳,露出腰间的佩剑,才意识到,使者的身份极其尊贵。
舍近取远,取道金谷关,昭灵是为了察看当地的守备,金谷关固若金汤,守关将士忠于职守,值得褒奖。
入住金谷关,这数日的奔波总算告一段落,昭灵也好,随从也好,都得以好好休息。
第二日,金谷关的守将派出一支军队,护送昭灵前往孟阳城。
其实没有必要,沿途很安全,在融国修的大道上,时不时有融兵往来。守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固执地派出一支军队护送使者,使者可是公子灵,太子的同母弟。
守将清楚,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公子灵要是有半点闪失,他的脑袋就得搬家。
未靠近孟阳城前,最先看到的是大城西郊的一条溪流,远远望去,像条银带,它的水源在崇山峻岭间,流经孟阳城城郊,化作无数细长的根系,纵横交错,探进森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