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便召了今夏随兄长出使大熙后并没有随使离开,而是留在平安城游学的乌傩素四王子入宫密谈。
这场密谈是桩交易,成筠希望敏达能回国一趟,帮助大熙使臣游说他的父王和长兄,尽快促成两国结盟;而与之交换的是成筠亦可应敏达一事,允他所求。天子之诺,乃重诺。敏达若有野心,在此时提出要大熙将来助他夺嫡登大位,成筠都有可能答应,但这位四王子却爱美人不爱权柄,用这一诺提出了求娶红玉郡主成玉为妻。
这当然是不用考虑的事。成筠答应了。
敏达的确才能卓著,昨夜大熙使臣便有密信送至成筠的御案,解开密码,信中说结盟已成,还说当此信送出之时,自礵食战场上撤回的四万军队已抵达乌傩素边境,是夜便将秘密进入乌傩素国,执大将军之令,于乌傩素和北卫的北部边境发起进攻,在北卫国空虚的大后方点一把火。皇上收到信时,北卫应已分兵回防,救援失城去了,淼都防线的对峙局面当已被打破,战势自此将朝着大将军所预估的局面顺利过渡,请皇上不必挂心。
结盟既成,乌傩素国那边新开辟的西战线也进展顺利,这固然是可喜之事,但也意味着将成玉送去乌傩素的时刻到了。
故而成筠才会召成玉入宫。
成筠早已答应敏达的求亲,这已是一桩无可转圜之事,今日同成玉提及这桩事时,他却说不愿迫她,要听听她的意见,不过是他不能担一个强迫之名,要让成玉自己点头罢了。
他不大有把握他的大将军对成玉到底是个什么态度,固然从前他有心撮合他二人,但此一时彼一时。若连三亦心慕成玉,他却强硬下令送她和亲,说不便会令君臣生隙,但若是成玉自己答应,那便不一样了。
他知他这位堂妹聪慧,不用他点拨,亦能明白这桩亲事的重要,她一向胸怀大义,她会自己点头。
他并不是不疼爱她,往日里听她自己颠颠倒倒说什么“我们当公主郡主的姑娘,说不定哪一日就要去国离家,和亲远嫁,学什么琴棋书画啊,反正那些异邦人也欣赏不来,还不如学个他们当地的马头琴”时,他还气过她总胡说八道,也曾想过他怎会让她去国离家和亲远嫁。
那时未料到终有一日她所言成谶,而他竟没有怎么犹豫就选择了牺牲她。可他一朝为君,抚四方,牧万民,肩有重责,他只能如此选择。
天子这条路,走得好的人,必要做孤寡之人。
成玉静静地坐在一张杌凳上,她听懂了皇帝的态度,也听懂了他虽然告诉她可以发表意见,但实际上他并不希望她有什么意见。生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