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里边,哪怕是同样的药,只要分量比例差了那么一点,可能救命的药就变成了催命的毒药。”
夏小婉自信的说道:“我对生石膏的用量,自然是有经过前人验证过的。”
上次她在医院住院,不知道现世的中医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敢乱说。不过这次回去用所谓的网络查了一下。
这个世界仍然有《医学录》的记载。只不过……那仅仅是记载,根本就没有这本书了。显然这本书已经在当初八国联军的时候毁灭。
从八国联军到现在,已经跨越了百年多的历史,她也无法追寻这本书期间到底又经历了什么。
她只知道,当初爷爷年龄大了,出不了远门,就让当时医术最好的二伯去巴蜀,跟那边的大夫进行学术交流,躲过了那场劫难。二婶和四哥,五哥他们虽然都过世了。二伯不可能没有再次成家。
再则,当初爷爷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大不列颠人有,德国人有,华夏人更有,竟没一个能把《医学录》传承下来,实在是让人唏嘘。
她说道:“《医学录》第一期第五卷,寒解汤有这样描述,寒解汤,治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舌上苔白欲黄,其脉洪滑。或头犹觉疼,周身犹有拘束之意者。另有药方:生石膏(一两,捣细)、知母(八钱)、连翘(一钱五分)、蝉蜕(一钱五分,去足土)。”
“或问∶此汤为发表之剂,而重用石膏、知母,微用连翘、蝉蜕,何以能得汗?答曰,用此方者,特恐其诊脉不真,审证不确耳。果如方下所注脉证,服之复杯可汗,勿庸虑此方之不效也。盖脉洪滑而渴,阳明府热已实,原是白虎汤证。特因头或微疼,外表犹似拘束……”
夏小婉的声音,在邱老听起来振聋发聩,激动得脸颊都红了。
“这,这真是《医学录》?”邱老觉得自己常年保持的良好心态在这一刻被打乱。
天呐,那可是医学录。清朝末年最著名的医书之一。清朝末年最好的中医教科书。他的医术是自小跟着师傅学的,他的师傅曾经也惋惜《医学录》那么好的书竟没能流传下来。听闻那里边除了对中医有很浅显的理解,深入浅出之外。还有对当时的西药有一定的运用和描述。
夏小婉点点头,继续说道:“您自己把脉,也说了,脉洪滑,阳明府热已实,原是白虎汤证。但小儿伴有咳嗽,喘不甚剧。倘若用了小青龙汤,就不好用白虎汤这种祛热更厉害的东西,所以用寒解汤是最合适不过的。至于……”
夏小婉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至于您用小青龙汤加生石膏,其实也没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