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的倒是怪干净,你往后,一星期就送两篮子给我,都要像这样子弄好,还给你按五毛行不?”
姚三三忙答应着:“行啊,星期六或者星期天,我一准送来。”
******************
本来旱了一个冬春,哪知道临近麦收,忽然就下起了连阴雨,雨淅淅沥沥地下了好几天,下的麦田里都水汪汪的了,紧接着两个火辣辣的大晴天,满田野的麦子一下子都黄了。
麦熟一晌,蚕老一时。
并且麦子这东西,它比旁的庄稼都性子急,你说花生吧,早两天收晚两天收,那都不碍事;再比如棒子,只要熟了,支在秸秆上,你收上一个月,只要没人去偷,等它在地里干透了也没事。
但麦子就是不行,麦子熟好了,只要一个响晴的毒太阳,它就会“掉头”,穗子下边的麦秸最纤细,晒干了它就容易断,麦穗子掉在地里了,多糟蹋那老些粮食。不光是“掉头”,麦子熟的过火,麦皮干了,你割的时候稍微一动弹,麦粒就掉进泥土里了。
所以,农村割麦子,都是争抢时间,不敢耽误,麦子割下来,还要抢墒情把下茬种下去,麦季,绝对是最忙碌最紧张的时节。
学校里放了一星期的麦收假,张洪菊小产还没出月,姚家三姐妹跟着姚连发都下田去割麦子,那一年的麦子,割的尤其辛苦,脚下踩着软软的泥地,一镰刀一镰刀地割下来,再把麦子捆起来,一捆一捆背到地头。拖拉机,牛车,根本就不敢进地里去拉,稀烂的麦茬地,车轱辘再一碾压,土壤压成了死吧吧的泥饼子,下茬可就不容易种了。
麦子背到地头,等着姚二叔帮忙拉回家。上回姚三三把二文打了,姚二婶子看见她,一直都翻着白眼生气,姚三三寻思,叫二叔拉麦子,二婶还不知到要说些什么难听的呢!
姚三三到晌午前住了镰刀,回家准备晌午饭。她快手快脚地包了一锅番瓜包子,发面费工夫,她用的死面,包包子看起来费事,其实饭和菜一起准备了,反倒省事,还方便往田里送。饭送到地里吃,能节省不少时间的。
麦收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活儿太重,吃头上总不能太亏,需要耐饿的硬饭才能应对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所以,家家都会在这个时候弄点好饭菜的。
包子出锅,姚三三拿笼布包好了,又拎了一壶水,就赶紧送下田去。老姚家三兄弟的田都是挨着的,姚三三走到地头,远远看见二叔、三叔两家已经坐在地边吃饭了。
二文三文都是不干活的,家里姚老奶弄好了饭菜,他两个拎着水壶来送水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