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奴细思量着,太太是长辈,俗语还说呢,大人不计小人过,母子哪有隔夜仇。太太是嫡母,大爷喊您一声太太,就是您的儿子,太太还能真跟他一个小孩子计较不成?再者,就是看在老太太的面子上,只当尽孝了。”
“罢了罢了。”俏丽妇人面色微缓和,“我们罗家是什么门风,我自幼承父母教导,难道还真跟他一个半大小子计较?只是后母难为,少不得受些委屈,这些年我受的还少吗?多一次也不多。现在什么时辰了?”
黄嬷嬷禀道,“已是未初了,奴婢着人去打听了,祠堂里鬼哭狼嚎的,约摸是真打狠了。”
罗氏一笑,心下微微快意,嗔道,“咱们老爷啊,生就是这副严厉性子。还好夏哥儿是个省心的,行了,老太太这个时辰定在午觉,莫要去搅扰老人家,传她们进来服侍我梳洗,这就去给大爷求情。”
黄嬷嬷奉承道,“太太心胸宽阔哪,无人能及。”
罗氏叹,“做人后娘的,哪个敢不宽阔来着。”
罗氏出身书香,其父为正三品礼部侍郎。好端端的书香闺秀,要说怎么给唐大人做了继室呢?还要从这年代的一桩盛举说起——春闱。
大凤王朝最重科举,朝中六部高官无一不是科举进士出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老子爱才子,民间男女也偏爱才郎。故此,每年春闱后,新科进士就成了婚配热门。每次春闱三榜一出,除了特有背景的新科进士,余者都要被抢——抢去做新郎。
罗氏十五岁的时侯赶上一科春闱,其父当时官职尚低,家丁也没本事,原是抢了一个三榜同进士,想着凑合凑合倒也罢了,结果还未把同进士运到罗家,就给人中途劫了去,搞得罗氏十五上没嫁出去。
罗氏母亲出身将门,当年就是罗氏的姥爷亲自出马,把罗氏的爹罗老爷抢回家配给女儿做丈夫。罗母自己得了抢女婿的甜头,一心一意要给闺女抢个好的。那年的同进士被人劫了和,罗母一合计,反正闺女年纪不大,索性再等三年。
终于罗氏十八岁时,又赶上朝廷春闱。这回罗老爷争气,升了三品侍郎,比较能拿出手了。罗母往娘家借了数十彪壮兵丁,金榜一出,由罗母亲自带队,把唐女婿抢回了家去。
要说唐大人这相貌真是没的挑,当年唐大人不过二十二岁,正当青春年华,且生的身长六尺三寸(一尺约合30cm),长眉凤目,鼻高嘴阔,端的是才貌双全伟丈夫气概。
而且,唐大人的春闱名次也好,二榜传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