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不懂机械,他以为所有东西都像是机械的使用说明书一样,是买来就随机器一起赠送的。
留过洋懂鹰文的,华国不是没有,那些说明书全都能翻译出来。
说明书要是真的有用,华国也不能这么愁工程师的离开了。
佘市委不知道维修原理和机械原理这两本书,是工程师们的机密,是苏国工程师在来之前,他们的上司千叮咛,万嘱咐,绝对不能落到华国人手里,真正有用的东西。
所以佘市委没有多开心。
但这些资料也不能说是没用就是了。
欧荣回房拿过厚厚的手抄资料交给佘市委。
“这么厚?”
佘市委说。
欧荣说:
“我大胆做了一份翻译版,一起放在里面了。”
佘市委惊奇道:
“你才学多久英文啊?这么快就能翻译专业书籍了?”
欧荣淡淡一笑说:
“老师教的好嘛。”
佘市委深以为然,觉得老外亲自教的肯定比国内教授教的好。
其实这又是佘市委的一个误区,他没想到苏国工程师的母语不是鹰语,是苏语。
鹰国人和苏国人都是高鼻深目白皮肤,佘市委就忘了这一层。
对苏国人来说,鹰语也是外语,他和欧荣并没有什么不同。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佘市委来说,母语是鹰语的人教鹰语肯定比母语不是鹰语的人教的好。
这也是不对的。
会说不代表会教,事实上,很多留过洋的华国教师比外教教的好。
他们走过这条学习的路,所以知道学生们容易在哪里犯错,哪里不容易理解,知道每个地区的口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口音,以及如何纠正。
就像教小朋友学走路一样。
一个学过走路的老师,知道哪里有石头,哪里有转角,怎么迈过去,比一个天生就会走路,只靠本能就能迈过石头的老师有用多了。
因为不了解,佘市委起初并没有把欧荣交给他的资料当回事,直到多个厂的机器发生故障,而翻译人员不够了。
他们全都给派出去帮工人们翻译使用说明书去了,一个空的都没有。
零件厂厂长直接跑到市委去要人,拖拉机厂又做出来五台拖拉机,眼瞅着要出厂,就差最简单的组装环节,组装还就差他们厂里的最后一批零件,结果生产零件的机子坏了。
这不是耽误一个厂,是耽误两个厂,零件厂的机器不修修好,以后还会耽误更多厂。
厂长不得不去市委施压,要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