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那些早在解放初期就被打掉了,现在有钱人攒下的钱,多是解放后全家人的辛苦劳动所得,所以京市革,委,会才会这般令人诟病。)
而且因为这里是通商口岸,东西多,工作的机会也多。
老外开的公司都在这里,他们给的工钱比国企高得多。
所以上海人生活不差。
起码欧荣卖的这些奢侈品,问过价格后,不少普通市民都买得起。
换外汇的东西怎么可能转内销?要内销还用把东西拉到上海来?
欧荣挂着礼貌的笑容说:
“抱歉了各位同志,我们这些都是样品,厂里都是大批量生产的,不走私人买卖,最低买卖标准都是一万件起卖。”
一万件?
水果都不是便宜货,一个月买个一次两次的还成,一万件劝退了绝大多数市民。
但不是所有人。
第二天,零散市民没有了,来的全是上海国企的厂长。
公对公,大批量起买。
别说一万件,十万件他们都吃的下。
虽然现在还是人人勒紧裤腰带的时期,上海人也没有例外。
但和衣服一样,人们吃不上饭不是因为穷,更多是为了隐藏实力。
国内这么多人,当产能跟上以后,连内陆都没有穷人了,别说上海了。
华国只是不能把这些和国际一流工业水平接轨的东西拿出去。
免得让别国看透了实力,在华国还弱小时招来豺狼虎豹。
但华国人有钱,买的起奢侈品。
大米白面没办法,华国要装怂,要休养生息,必须拿这些出去还债,买不到,但蔬菜水果这些容易腐烂不用拿去还债的好东西,只要一在市面上出现,立马秒光。
京市有革,委,会这座大山,人们还悠着点,上海可没有。
上海还有一点比其他城市强的,这里外国商人多,只要出钱,他们能从外国人那里买来大米白面和肉蛋奶,就是要多花钱。
所以这里的人不但没有大脖子病,气色还都不错,除了瘦一点,没别的毛病。
那些国企厂长敢大着口气包圆欧荣所有商品,绝不是在吹牛。
欧荣也知道他们没吹牛。
但还是不能卖啊,
她都把摊子摆到鹰国领事馆门口了,用意还不够明显吗?
那些鹰国人都懂了。
这么大的热闹都不出来看,特别沉得住气。
面对上海各大厂厂长,欧荣没有直接拒绝他们的采购要求,而是笑眯眯的同意,在厂长们高兴起来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