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
首页

第207节

滥用虽然也会带来不幸,但破坏力显然小于武力的横行。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别无选择,农业民族宁要暴君,不要暴民;宁肯臣服于皇帝,也不愿依附于流寇。22

帝国制度,呼之欲出。

那么,之前八百年的邦国时代,又作何解释?

邦国是帝国的预备阶段。它跟希腊城邦制度一样,也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实践和探索。但,邦国也好,城邦也罢,都只适用于城市国家。小国寡民,才有可能或者直接民主(希腊),或者直接君主(华夏)。一旦变成领土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就只能实行“议员代表民意”的代议制,或“官员代理王权”的代理制。

所以,大国行民主,只能是联邦;大国行君主,则势必要集权。唯其如此,邦国制度才会瓦解,天下也得重新洗牌。先是侯国变成了公国,后是公国变成了王国。王国都是领土国家,也都实行郡县制。分权制的邦国让位于集权制的帝国,已是势不可挡,势在必行。

但这绝不意味着之前的邦国时代是没有意义的。恰恰相反,正因为有这八百年的预备阶段,中华帝国虽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帝国,却是最典型也最成熟的帝国。

不过这一点,要到汉武帝之后才能看出。

现在让我们回到秦。很显然,秦能够兼并天下创立帝国,一定是因为他们的制度和文化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换句话说,秦人不过充当了历史要求的执行者,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这是他们的荣幸,也是他们的荣耀。23

既然如此,秦又为什么会二世而亡?

秦亡之鉴

一般地说,一个新生的政权如果迅速灭亡,多半只有三种原因:要么是制度有问题,要么是政治有问题,要么是制度和政治都有问题。

秦,是哪一种?

柳宗元认为是第二种:政治有问题。柳宗元说,秦亡和周亡是不同的。周亡在制度,政治没问题。秦亡在政治,制度没问题。秦失于政,周失于制,都很清楚。24

这当然可以讨论。

实际上,周和秦,并不能相提并论。周是八百年而亡,秦是二世而亡,岂可同日而语?因此,也许周的制度和政治都没问题,只是老了。周,怕是衰竭而死吧?

秦,就不该这样。

没错,秦是少年壮志,新做人家,应该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开创出一片新气象来。

这也是大家的愿望。

事实上,大秦帝国建立之初,不但统治者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被统治者也额手称庆欢欣鼓舞。不管怎么说,一个盼望已久的最高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

相关小说

入局而定 历史 /
入局而定
狂上加狂
97859字08-31
爱意随风起 历史 /
爱意随风起
春风榴火
林以微考上了一流大学,周末全天泡图书馆,在便利店打工补贴生活费,卖出画作换取...
603409字04-27
从鱼 历史 /
从鱼
春溪笛晓
115670字09-23
海棠春信(重生) 历史 /
海棠春信(重生)
白露栖木
116738字09-29
炖rou计 历史 /
炖rou计
是今
" 为了能够得到他的心,她十八般武艺用全,终于大彻大悟,三十六计走为上。这时他...
408930字05-25
窈娘 历史 /
窈娘
春未绿
114020字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