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第二部:第一帝国
首页

第13节

桑弘羊是汉武帝经济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汉武帝政治路线的代表人。屯兵轮台的建议,就是他提出来的。尽管这个建议被否决,却不等于过去的方针都被否定。只不过,汉武帝的外交政策、军事政策和经济政策,都将面临挑战,桑弘羊则必须充当辩护人。

那么,桑弘羊又怎么样了?

政变与政改

桑弘羊是被杀掉的。

这当然是政治斗争的结果。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上官桀、桑弘羊和盖长公主密谋发动宫廷政变,杀霍光,废昭帝,另立燕王刘旦为天子。消息泄露,反叛集团被一网打尽,燕王、盖长公主自杀,上官桀、桑弘羊伏诛。

其实开始时,上官桀等人本不想把事情闹大,只是要干掉霍光。因此,他们伪造了燕王的奏章,告发霍光调兵遣将,在京师戒严,意欲谋反。

这当然能置霍光于死地,但奏章什么时候交出去却成了问题。依照当时的制度,大臣上书要写正副两份。尚书先看副本,然后决定是否上奏。霍光可是“领尚书事”的。如果他把奏章扣下来,那就前功尽弃。

上官桀的办法是打时间差,在霍光休例假时上奏。他们的想法是,只要汉昭帝说句话,就立即动手。这并非没有可能。毕竟,这时的昭帝只有十四岁。

然而昭帝却一言不发。

第二天,霍光上朝,走到画室就停住了。

汉昭帝问:大将军在哪里?

上官桀答:因为燕王告发他,所以不敢进来。

汉昭帝说:请大将军入。

于是霍光入内,摘下帽子顿首谢罪。

汉昭帝说:请戴上帽子。这封信是假的,将军无罪。

霍光问:陛下怎么知道?

汉昭帝说:将军前往广明(地名),不过例行公事,怎么是调兵遣将?就算调兵遣将,燕王怎么知道?何况将军真要谋反,也用不着那些校尉。

尚书们听昭帝这样分析,都大吃一惊。上官桀无法利用皇帝,只好铤而走险。

此案其实可疑。十四岁孩子就能识破的花招,能算是阴谋诡计吗?以桑弘羊之多智,又岂能赞同?如果这样的计谋都能得逞,那运气也太好了。

但不管怎么说,桑弘羊总归是卷了进去。那么,他又为什么要跟上官桀结成团伙反对霍光呢?

除了利益之争,还有路线斗争。

斗争在政变前一年就白热化。当时,霍光为了实行新政,利用职权从全国各地找来了六十多个儒家之徒(贤良文学),跟御史大夫桑弘羊讨论经济政策,公开辩论盐铁酒类应该国营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

相关小说

爱意随风起 历史 /
爱意随风起
春风榴火
林以微考上了一流大学,周末全天泡图书馆,在便利店打工补贴生活费,卖出画作换取...
603409字04-27
入局而定 历史 /
入局而定
狂上加狂
97859字08-31
从鱼 历史 /
从鱼
春溪笛晓
115670字09-23
海棠春信(重生) 历史 /
海棠春信(重生)
白露栖木
116738字09-29
窈娘 历史 /
窈娘
春未绿
114020字09-10
炖rou计 历史 /
炖rou计
是今
" 为了能够得到他的心,她十八般武艺用全,终于大彻大悟,三十六计走为上。这时他...
408930字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