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都有我,以后我和小何上了年纪,谁有个病痛,医院的通知单也总得有个人签。”
梅先生抿着嘴。他垂眼放在脚下,专心行走。
不远处有几个年轻人坐在一块往这儿看。直到他们准备上楼,也只是坐在那儿。梅怀瑾路过他们身边时,同他们讲医院病痛多,以后没事不要随便来医院,早点回去,注意安全。
那几个年轻人乖巧地直点头,果真离开了。
这几天的下午,都是这样的情况,梅先生已经习惯。刚开始见那群孩子如此听话,诧异转瞬即逝。粉丝管理得当。
常有同事在他面前夸赞梅怀瑾事业有成,演的电影都很好看,他从来只当客套。明星面向市场大众,或多或少都会有人认识,并不奇怪。梅先生为人老派,看不上这个行业,与儿子相关消息都自动屏蔽,不知儿子如今确实算是小有成就。
梅怀瑾到医院的第一天已经有人认出。粉丝知事,见他进进出出,明显是照顾家里人,都没来打扰他。
梅怀瑾安排好了梅先生才回去。后面的恢复训练并不需要梅怀瑾在场,自有护工定时汇报。假期进入尾声,梅怀瑾回来没几天,就收拾好了行李进组研读剧本。山区信号不太好,偶尔的联系,何依竹听梅怀瑾吐槽伙食最多。
“比高中食堂还难吃。”他这样形容。
“那不正好,让你保持身材。”
梅怀瑾是个挑剔的,不然也不会自己学做饭。剧组生活艰苦,真苦时他是不会放在嘴上的。看来还不算忙,还有空耍嘴皮子。
何依竹有些忙。开学各种会议、上课,还得查看学生的作业,对于每个学生的技法水平心里有个数,毕业生的毕业论文也提上了日程,按学号排序,系里的老师各自带部分学生做毕业指导。今年轮到何依竹,国庆后带学生出去写生,写生路线已经定下,一路的安排已经由学生做好了计划行程。
她正在看这份计划行程表。景点先后次序、门票预约、吃住行都安排得很妥当。
“什么时候出发啊。”
“下周,假期最后一天出发。多余的时间够去你那儿蹲几天了。”
“你晚点把航班号告诉小吴,机场过来还很远,在一个小山村里呢。”
“嗯。”她拉长了声调应着,然后叫了声哥哥,唔了半天,像是在斟酌。透过听筒,隐约能听到摩擦布料的窸窣声响。应该是她的手又在被子上滑来滑去了。梅怀瑾听出了她的纠结。她咂巴咂巴嘴,有些疑惑,“居然有同事约我一起明天中午下课后一起去食堂吃饭。是上次团建,同我打桌球那位老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