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化的进展,这种平房都成了历史的记忆。
此时,院子一边,正放着一辆半旧的三轮车。看到杜如蒿的目光,杜石林笑呵呵地说:“这是我从二手市场上买的,才花了80元。”
整个房子最让杜如蒿满意的地方,就是有这样一个院子,比住楼房可方便得多。
爸爸还是很靠谱的。杜如蒿进屋四处打量,院子和房间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连院子西侧一颗石榴树也在舒展着叶子。
和自己家房子真是没差多少,就是这家的房子高,天花板处是用木板搭了顶,上面成了一个阁楼。她本来还怕房子不够住,这个阁楼也正好住人。
杜如蒿很满意,陈松枝也很满意地问:“这个房子租下来多少钱?”
“一个月180元。”
陈松枝吓了一跳,“抢钱呢?怎么这么贵?”
“这还是便宜的呢,妈,如果在热闹的县城中心还要贵。”
“什么时候咱家房子装修好就好了,咱们也不用再花这个冤枉钱。”
陈松枝说归说,总体还是很合她心意的,有一个与老家相近的房子,很好地减少了她初进城的不安,觉得生活还在掌控中。
几人把东西卸下,留马长坡喝茶。陈松枝拿出钱给他,马长坡却说什么也不要,说一个村子的,他出把力是应该的,再要钱太外道了。
这让杜如蒿不由感慨,怪不得前世马长坡能把生意做起来,这一则是眼光,与他为人处世也有关。
他送自家一趟,他的三轮又不是专门跑客运的,收钱不合适,不收还能让自家欠他一个人情。很多时候,人情可比钱贵多了。
不过,人有来有往,彼此的关系也是在来往中建立起来的。显然,杜石林也是这么想的。看马长坡执意不收,他阻止了陈松枝,对马长坡说:“那这次我们就占你便宜了,以后你也知道住的地方,来县城时到家吃饭。”
马长坡点头应是,有些羡慕地说:“叔,你家找到了自己要做的事,我也想找个事干,可现在还没头绪呢。”一路上,他们也聊了一些,马长坡知道他们搬家一则是为了杜如蒿兄妹上学,二则是准备做个小生意。
看马长坡表情不似作伪,杜如蒿想,原来这个大能人也曾有迷茫的时候。也是,现在是2000年,他也刚从部队复员,他的肉牛养殖厂是六七年后才开始的,并慢慢扩大规模。那证明在此之前,他也是摸索着,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路。
一时之间,杜如蒿脱口而出:“你可以养牛卖啊!咱们这里又有饲料,养牛的人又少。”
其实未来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