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她从杜如蒿手中接过了盒子打开,“很好看,我看着就很有食欲。你们请坐。”
说完她吐了吐舌头,去一边洗了洗手,过来捏起一颗桃酥放入嘴里。
“好吃,甜而不腻,香酥可口。妈,您也尝尝。”李晓路说着也拿起一颗放入张梅英口中。
“你这孩子,也不怕你阿姨和同学笑话。”张梅英说了女儿一句,却没拒绝,小口尝过后,点了点头,笑着和她们谈起来。
“看孩子年纪,我应该比你年纪大,就托大叫你一声妹子。妹子,我听我家晓路说了,你家儿女你都教育得不错啊,全考上了一高。”除了自家两个女儿,她还没见过其他农村出来都这样优秀的。
陈松枝本来有些忐忑,张梅英家可是县里首富。看她人这么平和,心情也不由放松下来。
她笑道:“那是因为如蒿祖上出过一个贡生,我们就是想宁可自己苦些,也一定要让孩子上学,不愿堕了先祖的名声。不过大姐,你家孩子更厉害,晓虹那是远近闻名,晓路也不错,我可是不断听我家如蒿赞扬她。”
张梅英从办公桌后走出来,和陈松枝一起坐在沙发上。闻言也不由笑道:“好了,我们也不用夸来夸去,咱两家想法倒一样,我和晓路他爸也是觉得,哪怕自己苦一些,也一定要让孩子能好好学习。”
别说,两个人年纪差不了几岁,少年时曾经吃过苦,都经历过大食堂,又到后来分产到户,又都是从农村出来,不爱占人便宜,对人真诚,很多观点就相似,居然越说越投机。
看到妈妈和张梅英说得兴高采烈,杜如蒿也觉得很高兴。妈妈为人很好,善良淳朴,但在村里那种环境下,见识并不高。来到城里后也是天天忙于生意,少有和别人交流的时间。现在和李晓虹妈妈谈得来,对她自己对自家都是一件好事。
人家说要多与成功人士多交往,不是说占别人什么便宜,而是成功人士的思维更活跃,比其他人具有前瞻性,多接触对自身也是一种提升。
爸爸原来是煤球厂的,原来也曾有福利发煤球。家里的煤球靠墙放置。在煤球用完后,墙那位置就得得黑乎乎的,擦也擦不掉。上学后杜如蒿知道,这叫渗透,煤球的黑已渗透进了墙里。
人与人的影响也是这样,当时不觉得,久了之后人就会自内而外的变化。就像张梅英,衣着得体,妆容得当,现在谁能看得出来,她原来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呢?
杜如蒿想让自家改变,这种改变并不只是物质上的,还要有精神上的脱胎换骨。原来没有机会不说了,而现在有这样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