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妈妈觉得自己是因为太累脑子才做出了错误判断,杜如蒿哭笑不得,她拉着陈松枝胳膊晃了晃,“妈,您想啊,我们这里两大节,一个中秋节,一个春节,都是走亲戚的好时候,谁家不应景买盒月饼啊。”
最重要的是,这是送礼的好时候。一直十几年后,有人送礼还会送月饼,这时候也不会例外。
“可咱们那里走亲戚也不过拿一箱方便面,谁会买这样贵的月饼啊。”
“我小时候您还记得走亲戚拿什么吗?”“当然记得,春节是两纸盒糖角,中秋是两盒月饼,后来都涨到了四盒。”陈松枝不假思索。
杜如蒿记得很清楚,那时候的月饼是用一张厚黄纸包着,上面盖上一个嫦娥飞天的彩图,外面用一种纸绳捆了。只所以这样问,是故意的。
“您看,并不是没人拿月饼,只是现在条件好了,大家觉得咱们乡里的月饼价太便宜,包装又简陋,拿不出手了,才换成方便面的。只要我们能提供价位相当的包装月饼,不会难卖的。”
杜如蒿说完,又对哥哥使个眼色。杜如峰也劝道:“妈,您就听好好的吧,再说拿方便面是乡里,现在咱们在县城,这里的人比咱们有钱,愁的是没有合适上档次的礼品卖。”
“可是,咱们做这么贵的月饼李晓路她家会收吗?”陈松枝最怕家里的东西卖不出去。她虽然历练出来许多,可一下子加价这么多还是有些受不了。
“这您放心吧,我和张阿姨去谈这事。”和家人商量好,下午的课是辅课,杜如蒿请了假,又做出了样品,才带着去找张梅英。
“这是水果味的,这是蛋黄味的,这是五仁味的,这是香肠味的……”听杜如蒿介绍,张梅英掰开看里面的馅,又各自尝了一点儿,赞道:“我还是在晓虹带回来的月饼里尝过水果味的,说是魔都有名的老字号做出来的,如蒿你做得一点也不比他们的差。”
杜如蒿笑了笑,她自然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并且她用的都是好材料,相比传统的月饼,减少了月饼里糖的比例,吃起来并不甜腻。看张梅英对月饼味道满意,这才说了一些营销的想法。
其实这也不过是后世常见的策略,比如提高月饼的包装,给月饼人为分成不同的档次,买月饼送礼品等等。有月饼一盒卖到几千元一提,其实内里的馅不还是那些?有人买,就是买的那种附加价值。
并且,她也没准备把月饼把价钱提得太离谱,这只是个小县城,还不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南方县城。她不过是比现在其他的卖得贵了几倍而已,这已让妈妈惊讶不已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