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看到陈松枝的行为,杜如蒿心里有了警惕,怪不得前世妈妈会疯掉,她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比一般人要弱些,有点儿什么事她都思前想后。只能怪前世她忙于生活没发现这点,要是早点发现,是不是那时候妈妈就不会疯掉呢?
这样想着她又失笑,对于今生来说,那都是未发生的事情,就不用再想了,不过以后还是要多关注妈妈些,让她少操些心。
一家人意见一致,就对乡政府提出了卖掉股份的事,正如杜家人劝陈松枝的那样,乡里根本不可能抹掉他们股份的钱。他们更乐意把股份收到自己手中,而不是任由杜石林卖到外面去。
严格知之前估价六七十万,但杜家不可能就直接要这么多,这会让乡政府那边也难做。
一家人商量后,20%的股份,杜家要价100万,给乡政府留下了讨价还价的空间。经过几番应有的双方争执后,最后确定价格为70万,即1%的粉条厂股份3万5千元。
70万的价格,如果对一个发展壮大的企业来说,确实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刚创立没多久的乡镇企业,已相当不菲了。杜家见好就收,没再纠缠,他们已非常满意这个价格,因为双方议定的是给现钱。
“杜老爹”这个商标的使用权,则以每年付给杜石林三万的价格双方达成了协议,又签订了一个补充合同。不过,这个合同签订的年限是三年,三年后,另行再议。
最后,杜石林和陈松枝商量了一番,把股份留下了3%,准备分别给杜玉林、陈皎的妈妈、陈松枝的弟弟各1%的股份。能有这么多钱,他们已决定像严格知建议的那样离开y县,以后天隔一方,亲戚们见面的日子必然要少了,这也是尽自己的力帮他们一把吧。
知道杜家准备要搬走,最高兴的莫过于李家人。他们不像杜家的产业少,事情好处理。
他们家的超市好说,县里有一家也做这个的咬牙接了下来。面条厂赢利能力不小,已是小有名气,李志军准备转手但很难有人有钱接手,最后他决定把厂子搬到魔都去,这就比较麻烦,前段时间是好一番忙碌,直到现在才有了些头绪,李家夫妇两人也有了余睱。
张梅英高兴得拉着陈松枝的手,亲热地说:“还以为到了那里人生地不熟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你们也搬去的话这可真是太好了,我们又能在那里互相做个伴了。你家房子干脆也买在我家附近吧,还能有个照应。”
李家是大女儿上学到了哪里,就把房子买到哪里,李晓虹在省实验中学读高中时,张梅英夫妇听女儿的话买了实验中学旁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