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了扶眼镜,兴趣盎然道。
“您说了,国家经济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持续按现在发展,两极分化会加重,以至中国难以养成中间阶层,这对社会的长远稳定不利。我想这是因为我们国家直接从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转变过来,国家绝大多数人口是农民,这庞大的人口基数不想办法发展,就拖累整个社会的发展。我说的数据,就是一些地方农业发展中的所得。”
两人边走边谈,越说越投机。陈播的理论高屋建瓴,是从宏观层面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的分析和对未来的预测,而严格知的思想活跃,别出机杼,从现实角度为陈播理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说到最后,陈播拍着严格知肩膀,“格知,我痴长你几岁,只理论上可能比你多些见解,在现实上你却走在了我的前面。我看了你在乡里进行改革的新闻,唉,其实你本科毕业就工作有些可惜了,起点太低。有没有想着再进修呢?”
“陈老师,我想报您的研究生,不知您可收下我这个学生?”严格知趁机提出了要求。
陈播严肃端方的脸上露出了笑意,“我虽然可以特招你,但你还是正经过了国家统一考试的分数线进校,才更让人无话可说。不过在此之前,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写成论文,我看情况给你发在《经济研究》杂志上,扩大下影响力。你看如何?”
“这个没问题,就是请老师多费心了。”严格知立即保证。
两人相视而笑,各自留了手机号和邮箱,兴尽而别。
回去后严格知告诉杜如蒿,“陈老师真的很厉害,虽然他是在国内念的博,但对西方经济研究得很透彻,并能化为己用,形成有我国特色的经济理论。我估计,这就是以后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
这是当然,杜如蒿想,实践已经证明,陈播那就是传说中的天才,让人羡慕妒忌恨的人生赢家。
不过自己男友,当然也需要鼓励,并且杜如蒿毫不怀疑他将来会走得更高更远,她笑嘻嘻地说:“我觉得你比他更厉害啊,他起点比你高,理论强,但你实践方面比他强。”
可能在心爱的人眼中,就会有这样的看法吧。严格知含笑望着她,“在我眼中,你也是最好的。”又轻轻在她额头印上一个吻。
杜如蒿心里一甜,挽了严格知的胳膊,两人慢慢在r大学校里走着,去看严格知曾经走过的风景。
杜如蒿也是进了r大之后,才终于知道为什么韩伟那天那么夸赞严格知,那样不遗余力地信任他,那么为他的选择叹息。严格知是那一年他们学校最为传奇的一个,经他手投资起来的好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