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大爷自来就孝顺,他虽不急着抱子,可却深知娘早也想要抱上孙子。与杜氏成亲两年,仍旧没个所出,平常他少提这事,一是心下真的不急,二是杜氏自来贤惠孝顺,终归有些于心不忍。
纪大爷为人正直,房里并无莺莺燕燕,除开每月在杜氏房里宿上几回,其余时间不是钻进书房读书,便是跟着几个同窗约在茶馆聚谈。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纪大爷的几个同窗也多为正直之人,几个在一处相聚,果真是清清朗朗,明明白白,并无那等暗藏邪淫之人。因此,不论屋里屋外伺候的丫头,也都几经挑拣,多数都为老实本分的丫头,少有那等心思不纯的婢子,便是发现一个,处置一个。
偌大的静颐院里,正经伺候的只得杜氏这一个。杜氏自上回得了婆婆的令,回了屋同奶母一番考虑,最终还是敲定了桂圆。
论身段长相,杜氏几个近身伺候的丫头哪个不比她强,可碍不住这丫头老实安分,又兼模样身段俱算中等最是合适不过。既是走出了这一步,哪里还能苦了自个,杜氏只要一思及与身边几个丫头共事一夫,日后还需时常在眼皮子底下跳来跳去,心里就跟吞进一只苍蝇一般难受。
既是敲定了主意,两个又是做了两年的夫妻,都是心思清明的人,杜氏也不讲究甚个开场话,只吩咐了桂圆那日晚饭时前来布菜。纪大爷见了,哪里会不清楚,只不去点破闹得妻子无脸,用罢了晚饭便背手出屋,桂圆便跟在几步后臊红了一张圆脸。
两个一前一后地走,眨眼便瞧不见身影,杜氏再是诚心为丈夫房里安人,做妻的哪个又能真的半点不觉酸楚?
纪大爷一连在桂圆房里宿了三夜,杜氏便酸苦了三日,可她这头苦味还未散尽,那边纪大爷便转身进了书房。
再不似往日那般隔三差五的来趟后院,竟一连月余也未见着个身影,杜氏起先心里还好过一点。再过了几日便觉出不对,心里又止不住地忧起来,这婆婆还在等着抱孙,丈夫不来后院,哪个又不好拖住了他的腿不叫他走。
这一急一忧不妨又病了,躺了两日,走奶母口里得知丈夫进房看过她两回,心里积起来的愁苦一时也散了一半。奶母丫头又轮番着劝解她,莫要再着了大爷的恼,男人家再是直板的性子,都是要需哄的呀。
杜氏得了这话,心里便好过一半,这般浑着又过了半月,桂圆房里就传来了消息,竟是一发得中。
杜氏得了消息,先是喜上半晌,过后又敛眉自哀起来,“这子女福缘,果真是要看人,想我盼了这许久,半点反应无有不说,那粗手糙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