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的想法出发,把京都的水搅得更浑。
“陛下如今不知伤情如何,边城诸将也失去了主心骨,万一犬戎收到消息再卷土重来,可不就白白浪费了陛下的一番苦心。太子宜将赶赴边城,代替陛下坐镇军中,直到陛下身体好转。”
沛献王一本正经的在朝上劝刘康离京,并且还有许多朝臣和宗亲支持,包括刘彦的岳父,文华殿大学士张冲。
刘康心里极为恼怒,这般关键的时刻,他作为太子才是最该留在京里的那个。万一父皇有什么事,他在京里才能及时有所反应,怎么能便宜了这帮心怀叵测的鼠辈。
“父皇临走前,交代康务必代他行使监国之职,康万不敢违反君命。”
名义上,沛献王还是刘康的叔叔,作为长辈,刘康该给的面子还是得给着,因此心情更差。
众人打的什么主意他最是清楚了,个个图谋不轨,特别是从封地赶过来的三个王爷,都是趁火打劫想要分一杯羹。
刘康和这帮人周旋的精疲力竭,他更加体会到太子和天子的距离。之前刘恒没有受伤时,他暂行天子之职十分顺利,政令通达。但是如今,朝臣都各怀心思,他要做什么都有人反对。
就派谁去边城看望刘恒,稳定军心,已经连续闹了三日。刘康自己不能离京,刘彦倒是主动表示想去的,但是他也不能让刘彦去。
万一刘彦到了边城拥兵自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就是放虎归山留后患了。
但是这个时候派去的人,必须是能有身份有号召力的,刘阳倒是好人选,但是年纪又太小了,让一个才7岁的小儿远赴边城,别说能不能扛起重任,光是苛待庶弟,他就会落人口舌。
这个能让各方满意的人选,真是不好选啊。刘康纠结良久,直到东宫一个大胆的谋臣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前锋参领左重祥有一女,年纪正好,殿下可以纳入东宫做太子嫔。正好殿下可以派遣左重祥代替殿下前往边城,他既为武将,能稳定时局,也是殿下这一边的人,能用起来放心。”
“可是一来如今时机并不适宜纳侧,二来朝中诸人肯定不会同意的。”
刘康想了一会儿,觉得这个计划不错,但是关键是做起来不容易实现。
“恕臣无礼,此诚然危急关键之期,殿下是国之储君,必然要心志坚定,不论做什么朝中必有异议。”
谋臣说得铿锵有力,刘康也有些被说动了。
是啊,这个时候他不管做什么都要被反对,这段时间刘彦也没有闲着,整日串联世家,连同自己的岳父一起给他使绊子,现在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