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就是现在的样子了。”
“没想到一项整洁干净的慕二会住在这里,而且胡子拉碴的,我和陆薄修都没认出来他。”
“搬家的那天轰炸非常密集,我们带着孩子们撤离,场面很混乱,只顾孩子们了,所以丢掉了一些行李,穆总的剃须刀也随着行李丢掉了,于是他说,不刮胡子了,叫它自由疯长。”
“慕二变化真大。”
“慕二对孩子们非常好,而且不怕脏不怕累,搬迁那天多亏有他在。”
张倩带着安诺夕站在二楼的窗前,张倩指着大门外灰尘滚滚的土路说:
“诺夕你看,这条路一直通往3公里外的叙利亚边境,70公里外就是叙利亚第一大城市阿勒颇,现在应该已成废墟了。”
“张姐,我非常崇敬你们,这里不但辛苦还有生命危险,你们把孩子们照顾的这样好真是太不容易。”
“诺夕,你们谁来这里都会这样的。这里每一张稚嫩的小脸背后都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这里所有的孩子都失去了父亲,有的母亲改嫁,有的父母双亡。孩子们的妈妈没有一个超过30岁的,再次改嫁只能嫁给老弱病残,更无法照顾之前的孩子。只能把孩子送到孤儿院来。
这些孩子们很可爱也很可怜。她们的童年充满战争的恐怖记忆,目睹父亲死亡,然后又被母亲亲手送到孤儿院,孩子们都显得早熟而董事,最简单的玩具都能让他们开心半天。玩耍时撞到人,会小心翼翼的道歉。会无微不至的关心人:看到你的笔掉了会赶紧帮你捡起来;看到你额上有汗会拿纸过来帮你擦掉;看到你的头发乱了会帮你捋到耳后。
这里的孩子明显渴望爱抚,特别喜欢亲亲抱抱。女孩子会主动跑到你的身边,温柔的抱住你,亲你的手背和脸颊;男孩会害羞地留在外围,用大眼睛偷偷瞄你,如果你肯去抱抱他,他会开心的咯咯大笑。所以叫我放弃她们根本做不到。”
“咱们这现在有多少个孩子和社工呀?”
“目前是60个孩子,2—13岁不等始终都有新的孩子被送来。不少刚来的孩子患着重病,长期饥饿、营养不良。他们带着战争的创伤。很多孩子刚来的时候,气球爆破的声音都会把他们吓哭,因为他们以为又有炸弹来了。
这里的社工只有五个人,我、王建民,给孩子们做饭的老张,还有两个叙利亚女子。这两个叙利亚人可以和孩子们用母语交流,对孩子们也是一个安慰。其他就是来自各方的自愿者。前几天有几个从中国来的自愿者,他们都是20刚出头的孩子。他们住在小旅馆里,他们和慕俏一起去取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