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儿童,于是她们飞越重洋,来到这个土耳其南部的边境小镇。
她们的心思很简单,只想到这里来帮助叙利亚难民儿童。她们到这之后每天都来孤儿院陪孩子们画画、剪纸、做风筝、上手工课。每天还要记录、上传孩子们的故事,呼吁更多人来关心这个群体。尽管很累,但她们说自己很快乐。
前段时间孤儿院又财务危机了,孩子们每天的食物就是糙米饭,一点豆类,一点蔬菜。这三个姑娘掏钱给孩子们买了10公斤鸡肉,孩子们吃了一周。
陆薄修和慕振东来到大门口,慕振东抬手指向左前方对陆薄修说:
“您看那边,三公里外就是叙利亚和土耳其之间最繁忙的关口,每天排着长长的货车长队,载满国际红十字会等机构的援助物资驶往叙利亚。也有人通过这个关口走私汽油甚至武器。”
一辆半旧的中巴朝着孤儿院行驶而来,这是王建民载着去学土耳其语的孩子们回来了。孩子们纷纷走进院子,院子瞬间热闹起来。在孩子们玩耍的时候,陆薄修发现孩子们都在喊一个叫爱娃的女孩子,他对慕振东说:
“这个女孩子好像很会照顾人啊。”
“是的,她叫爱娃,他会帮着大人管理孩子们的纪律,照顾年龄小的孩子。她会公正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她在孩子们中的威信很高,孩子们都听她的话。有她在,大人们省了不少心。她虽然只有12岁,但他懂得体会照顾身边的人的感受,这个孩子自带领袖气质。
她说她喜欢英语,以后想做英语老师,自愿者和孩子们交谈的时候,她会主动跑过来做翻译。纵是这样聪慧的孩子,也无法抹去关于战争的可怕记忆,她说‘我脑子里总是回响着飞机轰炸的声音,怎么也去不掉。’”
慕俏和三个自愿者姑娘洗漱之后来到孤儿院,她们从萧遥发来的物资里翻找出一个袋子,袋子里装着十几个中国制造的塑料风筝,孩子们看到风筝都非常高兴。慕俏和和三个自愿者姑娘把孩子们分成三个一组,每组发一个塑料风筝,还发了彩笔。孩子们可以在风筝上自由作画。
孩子们的兴致都非常高,她们画的千奇百怪,什么都有。有人画星星、有人画月亮、有人画花朵。12岁的哈尼在风筝上用英文写‘我爱你,妈妈。’自愿者雯雯问她‘妈妈在哪里?’她垂下长长的睫毛不说话。一个年长的男孩在风筝上画的是叙利亚国旗。半小时后,孩子们画完了,纷纷拿着风筝跑去放。爱娃却陪着慕俏和三个自愿者用纸巾仔仔细细擦掉彩笔留在地上的印痕。直到将地面擦干净她才安心去玩。
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