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下面,摘掉所有根系,上面的大树就可以轻而易举搬动了。水靖在未登基之前,已经潜移默化的在地方培养自己的 势力,而水珏上一次出京,也沿路埋下了许多种子。现在条件成熟,她再次出京,给种子浇水施肥,督促它们发芽长大。等种子开花结果,这金陵也就不受忠勇亲王 的掌控了。
水珏保守估计了一下,最多三四年的时间,甄家和金陵四大家族对金陵的控制,就会被瓦解掉。到时候,忠勇亲王就是砧板上的鱼,任人处置了。
只 是令水珏没想到的是,她看中的男人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厉害,居然已经控制住金陵大半商业往来,并且笼络不少中立勋贵与根基不稳的新贵。因着柳理年纪小,并未 参与到夺嫡的漩涡,等他显山露水,忠勇亲王注意到他,想要拉拢的时候,海晏帝又已经登基。因此他不属于任何皇子的势力,自然也不会被甄家忌惮——毕竟甄家 本来就以官场为主,金陵的商业本就是其他商人瓜分,现今不过是整合了而已。而官场中人,向来看不起商场中人。若不是柳理有勋爵在身,又有举人的功名,恐怕 忠勇亲王还不会注意到他。
但水珏可不是这种迂腐的人。在她原来的国家,商业可是立国的命脉之一。为了获得更多财富,水珏连连征 战,打开附近国家的大门,让自己国家的商品能够倾销出去。婧国的国力比水珏这一世的国家要强大许多,也已经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治国理念,以稳固统治。其中之 一就是重视商业。婧国先祖本来就是大商人发家,自然不可能歧视商人。而她多年的从商经验发现,越是商业来往紧密的地方,就越统一。比如甲乙两地,若是两地 都产吃穿,那么有人有分裂之一,便可分割甲地和乙地,在其中之一占地为王。但若甲乙两地商业来往紧密,导致甲地擅产粮便只种粮,乙地擅织布便只织布,各自 用最便宜的东西交换相对而言不怎么便宜的东西,若有人想要占地为王,就只能占领两地,不然就缺吃或者缺穿。
更重要的是,两地商业来往紧密之后,人员也会来往紧密,社会风俗就渐渐趋同,形成认同感,渐渐会认为是一个地方的人。许多村落扩展成大城镇,就是这么来的。
因着这个发现,婧国才会越来越稳固,疆域越来越广,却辖内少有叛乱,连收复的异族之地也会很快融为一体。
水 珏将此举和水靖讨论后,水靖眼前一亮,十分赞同。想当皇帝的人,大部分都想当一个名垂千古的皇帝。而这种人,往往是不怎么“守前人规矩”的。况且本朝虽说 有过重农抑商的举措,但对商人并无太大歧视,在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