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年却被掏空了身子。要不是没捅出大篓子,非得被扣以昏君之名。先皇自知寿数不久,临死前也总算清醒了一把。他只有三个儿子,大儿子逼宫谋反,早被他贬为庶民,圈禁在苦寒之地,剩下的两个儿子,年岁又实在太小。
交给儿子的母亲,他担忧一个女人会乱了朝纲;但要说把权利尽数交给大臣,也不得不担忧儿子以后只能做个傀儡皇帝。所以最终他将权利分散,对各自又都留了一手。偷偷写了遗诏给儿子,若以后太后不知礼数,骄横跋扈,那么便废了她。而托孤的大臣们待儿子长成,早已年迈,皇帝内卫数年收集着大臣们的罪证,到时候也可便宜行事。
只是先皇考虑的不甚周全,大齐以孝义治国。如今的皇帝又怎能不顾礼法,去对付自己的生身母亲?这会给天下人留下话柄,也会给此行径带来诸多阻力。但交由肃王就不一样了,肃王是皇室宗亲,乃是皇帝的叔伯辈,他来做这件事则名正言顺得多。
至于各个大臣们,多年来的经营,各个势力盘根错节。萧慎却不可能也不打算尽数对他们赶尽杀绝,除去谢氏一脉,正好扶持新人来填补这个空当,到时新旧势力两两相对,形成平衡之势。往后他更有数十年的时间慢慢铲除异己。
☆、第35章 矛盾
和林涣之商讨了完具体事宜,天色已经不早了。萧慎便没留人,放林涣之出宫去了。恭谨的年轻人告辞离去,偌大的宫室又显得空荡起来。
午后的光照给万物笼上一层金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让人泛起懒来。萧慎喝了杯茶提神,一个人翻了翻奏折,一时只有翻动书页的声音。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重要的折子早就下了定论,只等他盖盖章就好。萧慎耐着性子翻完一叠,便搁置一旁看起书来。
每天要读读经卷,这是他从幼时养成的习惯。只是他看着看着就走神了,不知道锦言这时候在做什么?她最近尽看些侠义话本、稗官野史,晚上他回去就缠着要给他讲故事,今晚不知她又会讲些什么有趣的小典故,或是继续讲她昨个说到一半的故事?
其实他并不喜欢听那些故事,但她兴致勃勃的,也只得依了她。萧慎微微一笑,也不继续看书了,打算这就回玉华宫去。
金福公公笑吟吟的迎了上来,道:“陛下,官窑今儿呈上来一批瓷器,小的特意去看过了,做的十分精致,其中一套青花薄胎瓷摆在那就跟上好的羊脂玉做的一样,您看是送去哪?”
“朕上次不是说了吗?昭容喜欢这些精巧的小玩意,让你直接送去玉华宫。”萧慎不在意地说。
金福公公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