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长优美的手指,笑着说:“萧大哥,没想到你这拿惯了刀剑、握惯了笔杆的手,拿起镰刀来也挺是那么回事儿,居然快赶得上我这个老手的速度了!”
萧靖北奇道:“你怎么知道我会刀剑,擅书写?”
宋芸娘笑道:“这还看不出来,你手上的茧都告诉我了呢?”
萧靖北翻着手掌看看,也有些失笑,觉得自己怎么在宋芸娘面前就像是变笨了一样,宋芸娘看着他呆愣愣的样子,越发笑得花枝招展。
两人挑着捆好的稻子,一前一后沿着田埂向张家堡走去。
萧靖北呆呆看着走在前面的宋芸娘,两大捆稻子压在她单薄的肩上,她却仍然身姿摇曳地稳稳走着,步履轻盈优美,便很有些吃惊她纤弱的身体里怎会有这么大的力量,他觉得自己越接近宋芸娘,就越充满了惊奇和敬佩。
作者有话要说:
☆、稻香里的丰年(上)
宋芸娘有了萧靖北这个得力的帮手,自然大大提高了效率,四五天的功夫便将稻子收完了,又用了两三天的时间脱粒去壳,收完后量了一下,居然有二十多石的稻谷。
北方边境土地贫瘠,天气早寒,灾多收少,往往每亩能够收上一石便极为难得。有时候,好不容易收好了粮食,却又遇上南下抢掠的鞑子,一不小心还要落个粮抢人亡。今年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宋思年又费心耕种,田里居然有了难得的丰收,而且一直到稻子收完,都没有听到鞑子入侵的消息,宋芸娘只觉得是万事诸顺,只盼着宋思年的腿伤快快痊愈,荀哥儿能够恢复记忆、继续读书,那便真的再没有什么可以忧心的了。
收完了自己家的稻谷,抽时间去旱地播种了冬小麦,宋芸娘便又去帮柳大夫收粮。柳大夫去年刚到张家堡,他一个虚弱的孤老头子,精力和体力都不够,便只种了一二十亩粟米。他分得的田地大多十分贫瘠,再加上平时也不会伺弄,故此粮食长得很不好,有几亩地甚至颗粒无收,最后一共也只收了四五石。好在柳大夫还处于不用交税粮的头三年,芸娘想着,反正自己家今年收的粮食多,到时候分给柳大夫一些,或者直接让柳大夫来自己家里吃饭也行。
傍晚时分,张家堡家家户户升起了袅袅炊烟,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饭香。宋家的小厨房里,宋芸娘将香喷喷的白米饭从锅里盛出来,小心地铲起锅里留下的一层薄薄的锅巴,在锅壁刷上一层薄薄的油,再将锅巴翻个身放进去,用小火炕着。萧靖娴坐在灶旁一边添着柴火,一边轻轻和芸娘聊天。
“芸姐,我什么都不会干,老是给你们添麻烦,不如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