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大军奔赴越西,并京畿营中一万精骑,与南姜一战。
只是在领军将领的人选上,朝上有了争执。
兵部尚书赵夏举荐宋清,理由是京畿营中的精兵一向是他带的,且宋清在嘉平关的表现足以证明他行军打仗的能力。
另一派则以内阁首辅胡明谦为首,认为临阵易帅实属不智,应当以南越守将彭虎为帅。
两派都是各不相让,胡明谦身为首辅,说话自是很有分量,对赵夏怒目而视:“彭老将军驻守南越有十数年了,对越西、越东,甚至是南姜都可谓了如指掌,实是为主帅的最好人选。宋小将军虽是年少有为,但毕竟从未涉足南姜,望皇上三思。”
赵夏也不甘示弱,辩驳道:“宋芝将军在时,宋清就随父亲征战,宋芝将军去后,更是在嘉平关屡立奇功。而南越几十年来都无战事,论对战经验,只怕宋清还在彭老将军之上。”
聂玄看两方争得面红耳赤,倒也没有不悦。
赵夏是他的心腹,自然知道他的偏向,为宋清说话是理所当然的,而胡明谦年事已高,遇事求稳,但确实是忠心为国,不带一点私心。
因此只是点了点头,沉声道:“两位爱卿说得各有道理,但凡事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彭虎老将军生性谨慎、擅守城而不擅进攻。如今南越局势混乱,朕要的,是一个有魄力有担当,能应变能奇袭的大将。朕与宋清在嘉平关时,见他用兵灵活多变,守城也颇有法度,此次就以宋清为主将,彭虎为副将,协助宋清。”
众人都知道“聂玄”和宋清曾在嘉平关并肩作战,既然皇上都这样为宋清做保证了,即使心里不大乐意的也没话好说,只得应了。
聂玄见众臣都不再开口,当即下令宋清整军,两日后开拔。随后散了早朝,命胡明谦、宋清、赵夏和沈凌随他到书房议事。
“胡相,朕知道你和赵卿都是一心为国,彭虎和宋清,确实各有所长,朕让宋清为主将,也有朕的考量,彭老将军与你是多年老友,你也把朕的意思对他说清楚,让他心里不要有芥蒂。”聂玄先对胡明谦安慰了几句。
胡明谦方才心里还有点不服气,这会儿也都散了,想想彭虎的脾气秉性和宋清的赫赫战功,便知道聂玄这会儿说这话其实是给自己面子,连忙恭敬地应了。
聂玄这才转向沈凌:“动兵不是一件小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前线将士舍生忘死,朕不希望供给上出任何差错。”
他继位后,就将沈凌升任了户部尚书。沈凌从小受沈老相爷教导,在内政上确实是一把好手,也知道其中的轻重,连忙正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