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本难念的经。”
莫老六还要去镇上做工,赶时间,也就没多说什么,但是刘氏感触很深,虽说孩子爹是秀才,但是也没什么收入来源,一家人全靠两亩地和束脩过日子,勉强糊口,肉是几个月也吃不上的,她之前就是想省着,再省着,一文文省下好留着给大小子赶考,连小四摔倒也没多拿出铜板来买肉,她觉得有些愧对自己的娃,好在大小子现在懂事不少,听说除了写书信还能帮着镇上酒楼写菜谱,也能赚点笔墨银子,正好都攒下,将来留着赶考,眼瞅着十五也该说亲事,可家里就三间房,也住不下啊。
“璃丫头,咱家母鸡又下蛋了,约莫还有十来个,你回去给你莫六婶子送上十个吧。”
刘氏咬咬牙,现在自家条件稍微有点好转,璃丫头也说采野菊花也能换点铜板,莫家老六怎么说也是自家孩子爹的堂弟,大忙帮不上,也得送点人情儿,乡里乡亲的,再说之前青璃昏迷老六媳妇儿也过来瞧过。
“娘,那我回家就把东西送去,顺便把糕点,大骨头给大伯家送过去。”
青璃点点头,倒不是说她是圣母,只是几个鸡蛋,乡亲们随人情也是靠这个,而且还是亲戚,这么困难都没和自家开口求过什么,看着人也是老实本分的,这样的人家也值得深交。
在古代特别讲究宗族利益,亲戚都是抱成一团的,有一家有事,一喊就来上一帮人,不像现代社会,人和人打交道都藏着个心眼儿,有事也找各种借口,这个时候的人大部分还是很实诚的。
“我们璃丫头真懂事。”
刘氏夸了一句,做娘的,都像让自家孩子多吃上几口鸡蛋补补,可是有些人情也不能不管,孩子爹在族里的名声很好,以后是有希望当族长的,只不过自家公公不受待见,早早分了家,什么也得到,婆婆操劳的现在还是一身病,对他大哥,也就是青璃大爷爷家多少有了点怨怼。
母女两人沿着小路走了将近一个时辰,就在青璃觉得腿快断了时候,终于到了自家小院,厨房上空已经是袅袅炊烟,感觉到有人进了院子,二姐莫青蔷从厨房探出个脑袋,看到刘氏拿了不少东西,这才快步出来接过,问道,“娘,你们没在镇上吃饭吧?”
“没有,没见到你爹我们就回来了。”刘氏把布匹递给二姐青蔷,“二丫头,你做饭了?”
“恩,熬了点糙米粥,也不知道你们回不回来吃饭呢,摘了点豆角,想和着蒜末子炒炒。”
“二姐,咱娘买了大骨头,熬汤最好了,不过得先拿斧子劈成两半,这样骨髓油才能熬出来。”
“是吗,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