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那晚从县衙回来只是大概的说了说这件事,他们两口子并不知道她到底有什么后招,所以一时之间,他也不能做出肯定回答。
“太守大人!”方琳突然猛地跪了下来,“太守大人,虽然民妇愚笨,但也只是我们家好端端的东西不会变成所谓的赃物,若是可以,我倒想请当年那些所谓的苦主出来当堂对质,看看这东西到底是谁的!我没有什么大见识,夫君他爹早死,我们甚至素未谋面,但是为人子媳,实在是不能眼见家中长辈九泉之下还要蒙受不白之冤不得安宁,依照刚刚吕老爷子所言和我手中的那份嫁妆单子,足以证明我公爹是被冤枉的,我相公想为父翻案更无过错,我不懂什么官场之道,只是我家中还有刚出生不到四个月的娃娃,恐怕到现在还不记得他爹长什么样子,恳请太守大人还我们家一个公道,帮我们追回祖婆婆的嫁妆,民妇给您磕头谢恩了!”说罢脑袋着地咚咚咚就是三个响头。
本来之前商量好让方琳抱着孩子去拦轿的,但方琳怕皓哥儿受到惊吓,所以思来想去,便说了这么一番话,起初是有些做戏的成分,但到最后,句句都成了心里话。
人们总是同情弱者的,她一番真切的言语获得了不少人的同情,甚至已经有人在下面高喊“还她公道”之类的话语,方丽激动地也跟着大声喊,赵大武看着,却没有阻拦,他觉着媳妇这些天也跟着担了不少的心,索性就让她趁这么个机会将憋在心里头的气全部撒出来吧。
陈康平表面上紧皱眉头,实则心里头已经笑开了花,他也没想到,关键时候会出现吕账房这么一个有力人证,只是不知道方琳是从哪里找来这么一个人,不过也多亏了他的证词,否则这案子肯定又得扯皮,万一叫错失了先机可就不妙了。
方琳抬起头,额头已经一片红肿,但她心底却觉得无比欣慰,为了段南山,别说是三个响头,就是三十个,她也能照磕不误。
☆、第121章 尘埃落定
朱县令这会儿有些坐不住了,这事面上看着虽然跟他没什么关系,但出在他的任上,要真闹了出去,三年一审的考核不仅要泡了汤,就是孟尚书那儿,只怕也要记一笔自己个儿办事不利的账。
想到这儿,他找了个尿急的借口,出去吩咐下人去督军府报信。
就在同一时间,段南山被传到公堂上。
两案要并为一案审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陈康平先是仔细询问了段南山可否知道自己财产被侵占之事,又问之前他是如何中了刘济元所设的圈套?
段南山倒没有像在大牢里被审问时那样一样不发,而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