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老爹点头,望着小女儿的眼神里满是赞赏和欣慰。
陈氏听了不觉就红了眼眶:“就算要回去,也不急在这两日。”
袁璐安抚地朝她笑了笑,“消息刚传回来,正是风雨飘摇之际,我作为国公夫人,应当回去的。”
陈氏心里难受,忍着泪。
袁璐就说起别的:“我既要回去了,还要问娘亲要些人。”
陈氏收了眼泪,问她:“可是多要两个伺候的人?”
袁璐身边的人都是陈氏精心挑选的,那看着不放心的她是绝对不会往小女儿身前放。
因此她身边能做些事的也就两个妈妈和两个大丫鬟。
袁璐摇头:“服侍的人贵精不贵多,身边的这几个都很好。只是身边的婆子要拨几个,再给一家子能帮我看着前院的。前两日娘亲说的那个女官妈妈也要得。”
那个女官是日前从东宫里出来的,袁璐的大姐姐怕她刚醒不通人情世故,特地找了个当过女史的妈妈来给她。
这个妈妈本来就是给袁璐准备的,但是对外只能说陈氏请来的。
袁璐身边本来就已经有了四个婆子,平时做些守夜看门的活儿。
陈氏也不知道她还要婆子干什么,但还是把全府的下人都喊出来给袁璐相看。
袁璐跟她娘说:“也不用那么兴师动众,不拘是灶下的还是马房的,只要有一把子力气的,尽管喊上来就行。其他的做精细活儿的不用喊了。”
陈氏更加狐疑,却因为是袁璐的要求,还是给她安排了。
府里有力气的婆子有二十来个。个个膀大腰圆,看着就十分厉害。
普通的文弱书生,她们一个打两个都不是问题。
袁璐看过一圈,发现其中站了一个身材圆润的白净老妇。
这妇人放小姑娘小媳妇堆里算是身材魁梧的,但是放在婆子里那就是瘦竹竿了。
袁璐便让她上前来。
那婆子行礼行的规规矩矩,答话也是颇有条理。
袁璐问起她姓氏,又问她如何进的府。
她不慌不忙地答道:“老奴娘家姓钱。圣祖爷故去那年家乡发了水,老奴流落乡间,自卖进的府。因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只有一把力气,就在灶下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