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此番的安排打的众大臣措手不及,弄得大臣们人心惶惶,不少大臣去询问胤禩他们,“齐大人你们不必太紧张,做好该做的,皇上自然不会为难你们!”胤禩笑笑道。
“请王爷明示!”这件事王爷他们是支持的,只是他们不太理解!
“齐大人你们好像忘记了一点大清的天下是爱新觉罗家的天下,是皇上的天下,没错,八旗子弟的确为大清的天下做出不少的贡献,但是这不能成为你们威胁皇上的理由,皇上说的没错,如今的八旗子弟不再是那个刚入关的八旗子弟,长期的安逸生活让你们*了,的确需要新生的力量来激发你们,皇上并没有不念八旗子弟功劳,主要你们的子孙足够优秀,皇上自然还是用你们的,我们都只是希望大清更加的繁荣,你们说是不是?”胤禩如沐春风的笑了。
“就是,就连爷都为了大清努力赚钱,爷都还没你们过的舒服呢!”老九意有所指道。
“下官等惶恐!”他们在听不懂就是傻子了!
“行了,该做什么做什么去吧,皇上需要的是人才是贤才!”胤禩也不想跟他们纠缠。
经过胤禩等人的点拨,他们回头又仔细看了看皇上颁发的学校制度科举制度,的确皇上还是维护八旗子弟的,在同等情况下八旗子弟依据祖上的功劳,可优先得到职位或者晋升,不得不说皇上是真的想要人才,而不是舍弃八旗子弟,当年他们能入关,今儿难道会输给一些汉人?
想通又有着傲气的八旗子弟也不再在抵触这件事,那三个装病的大臣接到圣旨之后,整个人都傻了,其中更多的气氛,联系自己的人想给胤禛施压,谁知道他们都不买账,最后气得真的病了,这也给众大臣一个教训,的确这天下是皇上的天下,他们可不能有恃无恐,功劳这种话用多了,等真正救命的时候,可就没得用了,再说了他不想做,其他人还想做呢!他们的位置多少人瞅着呢!跟皇上犯拧,是跟自己过不去!前车之鉴不是有了么?
而另一边杭州那边的学子得到大鼓励,有些家境不够殷实的读书人也有了劲头,有些农民却还在犹豫,他们祖上没有读书的,也不知道孩子是不是读书的料,也没有多余的钱,但是他们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有更好的输入,于是有些父母咬紧牙勒紧裤腰带,送孩子上学,好在前面只收书本费,孩子读得好,他们自然会让他们读,不好,也不能强求了,毕竟家里没有闲钱,他们也跟孩子们说明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自然知道这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格外的珍惜。
于是苏州的读书风前所未有的高,在学校里孩子们由于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