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关于她的传言来,略一思忖,决定去找母亲问个明白。
…………
“护国公主啊,”静德长公主叹了一口气,感慨地道:“这是在内疚呢。要说那谢氏年轻的时候的确有几分手段,不知怎么就蛊惑着倪三爷非她不娶。可镇国公府哪里看得上谢家的门第,后来护国公主,也就是你姑太太做主让倪三爷娶了孙氏,那孙氏看起来真是温柔贤淑,谁晓得竟是个烈性子,哎,那么早就去了,真是可怜。好在你姑太太把她接去了秣陵,教养得这般出众。瞧瞧她那小模样,倒比当年的倪家姑奶奶还要精致……”
方五郎微讶,“这么说,京城里的传言是真的,倪家大娘子真得了姑太太的万贯家产。”
“何止万贯,”静德长公主压低了嗓门,悄声道:“加上铺子、田庄、珠宝、古玩,少说也说二三十万两银子。多少人看得眼睛都红了,若不是碍着大娘子尚在孝期,那提亲的人能踏破国公府的门槛。”
不说旁人,就连她听了都有些心动。长子已经订亲就罢了,六郎的婚事可还没定数,倪家三爷虽然不靠谱,可大娘子却是护国公主带大,相貌品性无一不佳……
静德长公主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非常不错,遂下定了主意日后要与国公府多多往来,只待大娘子孝期一过,就立刻上门提亲,可千万别被旁人给抢了先。
方五郎半晌没吭声,过了一会儿,才低低地道:“人再多又怎么样,还不都是冲着她的嫁妆去的。”他说罢忽想起沈九的话,不免又觉得自己有些杞人忧天,倪家大娘子若真如沈九所说的那般厉害,便是嫁了人,也绝不会吃亏。
他这是操什么心呢。
…………
素珊在田庄里一直住到了腊月二十二,眼看着小年就要到了,她这才吩咐下人收拾东西准备回京。不过,回京之前,却还有一件事要去了结。
接连几天雨后,天气终于难得地转晴。素珊领着几个丫鬟又上了皂焦庵。
庵外小河上的桥早已修好,一行人顺利地过了河。
庵堂里的姑子早就瞅见了她们,立刻热情地迎上来,殷勤地招呼道:“娘子来了,快屋里请,外头冷呢。”
“净慧师父在吗?”翡翠问。
姑子连忙回道:“在,在,庵主知道娘子们今儿要过来,特特地吩咐厨房在准备素斋。”
皂焦庵建在山脚下,沿着小路走不多远便到了。净慧师太得了信,站在庵门外候着,见了素珊,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大娘子来了。”
素珊朝静慧师太点点头,“打扰您了。”
“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