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什么样的精巧首饰打不出来,还要寻到宫外去。
“这首饰铺可有趣了,就叫‘有间首饰铺’。”孟七七笑道,“当初若不是因为这个名字,我也不会好奇进去看。”结果一看就看住了,从此成了此店的常客。
南宫玉韬听到这店名,眼睛微微一眯。
孟七七的出宫之行却并不顺利,先是常跟着她出宫的大宫女梅香服侍她过了病气,昨晚也发起烧来,只好换了另一个名唤白芍的跟着她。等到要出宫时,孟七七却发现,跟着她的侍卫队换了人。新侍卫领班道:“梅领班那队调班到思政宫去了。从今儿起,换了我来跟着县主。”
出了宫,孟七七带人直奔商铺林立的归化路而去。归化路北第三家就是孟七七要去的首饰铺,竹木的小楼极为清雅,黑色门匾上题了五个红色大字,“有间首饰铺”。
孟七七熟门熟路得进去。
有间首饰铺的掌柜姓杨,是个五十岁如许的男子,鼻梁上架着一副水晶磨片的眼睛,穿一身绛紫色的马褂,见人来总要眯眯眼望去,看起来就像是在笑。
“贵客,您来啦。”杨掌柜待孟七七这位大方的熟客极为热情,亲自把备好的首饰匣捧出来,“这是您三个月前来订的一对北海玉耳环。我算着您这几日该来取了。您瞧瞧,照着您给的图纸精雕细琢出来的,可还满意吗?”他开了楠木盒。
一对海棠花形状的北海红玉耳环,正妥帖得躺在柔软的青色云锦之上。
孟七七始终记得五年前夜里,看着大姐孟俊娣对镜摘下耳环时的触动。她轻轻摸了一下那耳环。红玉触手微凉,然而质地柔腻,显见是佳品。雕琢的匠人技法高超,比照着图纸所做,纤毫毕至,令那红玉仿佛活了起来,舒展成了一朵真的海棠花。
“我很满意。”孟七七笑了,告诉杨掌柜月底到怡华宫销账,正要走,忽然听到隔壁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杨掌柜见孟七七被最初的声响惊了一下,忙和气得笑着解释道:“这是从前的卖布料的老张家不做了,上个月把店面转给了个做成衣的。这新来的呀非但把从前老张积下的库存都收了,这几日还运了好些鲜亮的衣服来。现在起了个店名叫‘锦绣堆’,刚才定是放开业鞭炮求喜庆呢。惊着您了,对不住,对不住。”
“没事儿。”孟七七并没在意,出了有间首饰铺,天空却已经零星飘起雪花来。只见左侧的店面前落了一地红色炮仗纸屑,还能闻到一股鞭炮燃放过后的火药味。她遮住鼻子,咳嗽了两声,透过还没完全消散的青烟,看到新店门口用竹竿挑着两件新成衣招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