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租了一点用没有,可对凌蔚卫来说却是个隐蔽的好地方。
现在虽然只是放置一些秸秆废弃物等,可是等研究所研究出可以生产初级化肥的机械,实现批量生产化肥,他就可以将这附近的土地租下,大规模的种植蔬菜粮食了。
☆、第三十章
30.
凌蔚卫看看四周确实没有半个人,将手放在秸秆上,将一吨左右的秸秆收到了加工坊。
十余吨的麦秸秆堆上少了一吨,倒也不是特别明显,加工坊最多只能装一吨,这已经是极限了。凌蔚卫对此持肯定态度,要是一下全没了,恐怕关海倒要吓到了。
每次一吨,无非多来几次,一边收取一边让关海继续购进,就不会太明显了。等生产化肥的工具出来后,这里就开始生产初级化肥,秸秆的去向就不必隐藏了。
收好了秸秆,选择开始加工,凌蔚卫离开了加工场回了餐厅。
昨天新厨房已经投入了使用,足足30余平米的新厨房,宽敞明亮。墙角一溜崭新的大灶整齐排列着,同时可以供四五个人炒菜。
新厨房准备就绪后,直接从新厨房和餐馆间的墙壁上开了个窗口,端菜省时省力的多了,而原本的小厨房,则用于凌父卤味和凌蔚卫搅馅用。
这是关爸关妈的主意,虽然凌家父子都知道自己的秘方不是别人看看就能学会的,尤其是凌蔚卫的秘方,就算调味料精确到克,可是没有系统经验的加成,也只能达到初级的味道。
凌家父子无所谓,关家三口却很在意,现在外人多了,梦起餐馆又是附近餐馆眼红的对象,不得不防。对于这一点凌家父子也点头表示认可,他们属于技术工种,而关家爸妈则有开店的经验,合作起来,确实可以避免很多新手问题。
除了灶台的增加,蒸饭柜也从一台增加到四台。看似有些浪费,但是可以在同一时间出锅,会节省很多时间,饭菜也不至于冷掉。
天气越来越冷了,很多问题都要注意。为了保温和速度,关海还去县城淘换了一辆二手微型小货,不但可以一次将订购的饭菜送到,而且更大程度的保持了新鲜的口感。
凌蔚卫为此专门跑了一次学校,和王校长谈了一下,是否可以让他的货车进入。对此王校长大力支持,将一个简单的外卖盒饭提升到了为国为民的高度,并且许诺可以把车开到食堂后门,让学生们直接在食堂领取就餐,甚至连发放快餐的人手都可以由食堂提供。
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之前在食堂购买饭菜的在食堂吃,但是外卖的一般都是在教室凑合吃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