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路可退了。”
.
夜宴设在僖山脚下、液池之畔的凝桂宫,刚过申时,不待天边霞彩飘落,凝桂宫的千盏琉璃灯就已同亮。正逢深秋时节,宫道两侧桂子浪漫,沁人清香随着凉风悠悠远去,冷月华阁,灯火璀璨,诸人赴宴见到眼前盛景,都不免精神一振。
虽则晚宴戌时才开,酉时过半,宾客就已满座。过了酉时三刻,沈太后携明妤公主入殿,在座王公大臣、各方使节莫不离席行礼。明妤在夭绍的搀扶下华姿端庄,光彩照人,任谁也想不到,午后在宫中,这位东朝娇贵一时的公主还曾泪眼婆娑、伤心断肠过。
北朝诸臣姗姗来迟,恰在戌时刚至,内侍才在殿外扬起尖细的嗓音通传。明妤正与夭绍轻声说笑,闻言容色一肃,含在口中还未说完的话也倏然而止。
“阿姐,怎么了?”夭绍抚摸她紧握成拳的手,才觉那肌肤凉得吓人。
明妤一言不发,努力让笑意自如,五指微张,将夭绍柔软温暖的手指攒入冷汗湿滑的掌心。
北朝使臣来者十人,皆是锦衣华服,发束高冠。虽则北朝贵族间胡人居多,但司马氏入主中原多年,异族胡习早被汉俗风化所染,礼制一如东朝的严谨不苟。使臣们拜过沈太后,为首的年轻男子揖礼致歉:“司马徽因故来迟一步,请太后恕罪。”
“不迟亦不早,如此刚刚好,”殿间明烛之下,沈太后即使是微微的笑意也透出让人难以琢磨的深刻,道,“赵王殿下请上席入座。”
“多谢太后。”
赵王司马徽转身入席时,淡淡的目光有意无意掠过明妤的面庞。饶就是这么简单的一眼,明妤却被他看得全身冰凉,紧抓着夭绍的手无力一松。
罢了――明妤怅然百转的心思终在此刻凝成一缕不可挽回的长叹。
夭绍并没有注意到司马徽的眼光,她依稀猜到明妤的反常与北朝来使有关,便在一旁将北朝使臣十人一一打量,目光落在一个带着银色面具的黑袍男子身上时,心中微奇,低声问身旁侍从:“那是谁?”
侍从翻阅宾客名单,回道:“是北朝的国卿大人。”
国卿?竟是那位扬名天下的商之君?夭绍起疑:“先前并未听闻北朝来使大臣中有这位国卿大人。”
“是,”侍从答道,“今日湘东王迎接到北朝使团,才知北朝使臣除了赵王和中尉裴伦,国卿大人也一同南下了。”
夭绍点头,不由自主地再次将目光转向那黑袍男子,若有所思。
正如她的心态,殿上诸人对北朝使臣们都极为关注,此刻见到这脸带银面的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