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亲甚至后宫妃嫔的联合围剿之下,荡然无存。
而石青瑜却收到一份意外之喜,那就是之前被明循下令全族都要诛杀,最后因石青瑜谏言而免去此罪的渭南周氏对她的示好。虽然明循杀令下达,但周家也是一大望族大姓,并不十分看重皇家命令,明循杀令虽至但也并非立即执行。但即便他们不看重皇家明令,可周家不是没有政敌,若是政敌出力执行,周家也难免因此受损。
可因石青瑜的劝谏,此杀令被取消,周家头上悬着的利剑也随之消失,周家对石青瑜是心怀感恩的。而且周家一直不喜明循,如今明律虽败,但周家也不觉得明循应该是个帝王。与其让记恨他们的明循为敌,还不如捧明循之子为帝,让对周家态度慈软的石青瑜为太后,对周家更加有利。
☆、第37章 知礼
石青瑜揽进新的势力,明循却因此挫折,很是灰心,每日里怏怏不乐。他既不想见大臣也不想见宗亲,更不想见石青瑜。每日上朝,草草了断朝事后,明循立即去后宫寻嫔妃作乐。虽然石太后死后还未足一月,但明循已不耐烦再去演了孝子为石太后守足三个月的孝。
他找的都是那日未对他劝谏的嫔妃。而这类嫔妃又多是娘家势力微弱的人,虽心中欢喜,但也不敢生出多余的心思。其中惠妃甚至为了自保,继续将她在石青瑜对明循劝谏时装出的病症,继续装了下来,只未不得罪更多宫中有权势的妃嫔。
于是,明循即便有心宠幸别人,让那些关键时候落他颜面的妃嫔看看他的厉害,但他能睡得也就是那几个女子。石太后在时,严防明循的子嗣昌盛,害得宫中许久未添孩子。如今没有石太后操控,明循就只宠幸那几个人,到了年前,宫中就有两人有孕,一是宫女出身的许采女,一是父亲不过是从八品县丞的刘宝林。两人具是欢喜异常,让后宫嫔妃也生出了些对明循的期盼,这让明循才恢复了身为君主的自得,立即将此二女升为才人。
一听得此时已被封为才人的许刘二人有孕,石青瑜即刻就赏了许多织锦玉器给她二人,命她们二人好生静养,为皇家多添子嗣。后宫的其他女子对许才人与才人非常嫉恨,如今明律已除,那接下来就是皇储之争,她们怎能有旁人先生下子嗣?于是一面开始对明循邀宠献媚,一面开始暗害此二人。才刚过了年,刘才人不过两个多月的胎就落了,追查了几日,最后说是原与刘才人同时入宫,同为宝林,在同日被明循宠幸的葛宝林所做。
葛宝林倒也老实,怕被用刑毁了容貌,立即就招人了。只说是因为那日她与刘才人一同伺候明循,可是关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