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时,他们为了让日子过得更加奢靡惬意,纵容了商人的在大顺的往来买卖,虽然看起来一时繁荣,可也因此,让许多农户放弃种田,改行从商,从而使让田地荒芜。
士农工商,如果说她是秩序的维护者,“士”既是与她一样的维护者又是统治者,同样还制约着她的权势。“农”是这个国家的根本,他们是一切的基础。而“工”是决定这个国家日子舒适与否的人。但商人是变数,最聪明的商人甚至可以没有一处店铺,可以没有一亩田地,就能做千百万银两的买卖,同时又胆大妄为,为了利益可做任何事,最不容易被他人掌控。今日大顺繁荣了,他们可来大顺行商。明日北蛮繁荣了,他们自然又会去北蛮。
如果石青瑜是一普通人家的少妇,她许会喜欢走街串巷给她带来便利的商人。但石青瑜是管理这个国家的人,她就不可能纵容这种变数。若是不遏制商行,那更多人不再种地,而去经商,最后整个国家都会随之动摇,最起码不利于如今的这个王朝。
这个国家还没有足够的贮粮和农户能保障整个国家的温饱。
但石青瑜并不擅于经济,她虽打算遏制商业,但无法拿定主意将税率提高到几成,既能保障这个国家有一定商户让物资可以流通,又可让许多农户不再放弃土地,从事商业。
她还要等闵清回来,再做商讨。想到闵清,就听得又有闵清的奏折送了过来,石青瑜把闵清呈上的奏折拿出,看着奏折上闵清已安顿好灾民处置了为首贪官,同样也提及了周边商户借由水灾,扰乱粮价,以此提到如今商行混乱,应予以治理的事。
☆、第72章 身死
但闵清也在奏折中劝告了石青瑜,让石青瑜不要太急于压制商行,因为若是急于对付商人,这样会让还不稳定的政局因此动摇。也许会逼迫着掌握着大量银钱的商人倒戈向士族,甚至更会倒像北蛮或是南雍寻找庇护,这不利于石青瑜稳定政局的打算。
虽然这个时候不遏制商行发展,很可能让一些商人掌握更多的资本,让一些农户弃田投商,成为隐患,可毕竟如今此事才刚显露出些苗头,并不是他们现在主要治理的对象。
石青瑜合上了闵清的奏折,微皱起眉头,之前她也许会急于整治一切她所能看到的隐患,不会把闵清的进言放在心中。但那也是因为她以后无所依傍,无人可延续她的志向。
可如今,石青瑜抬手摸了下她平坦的肚子,这个身体比上辈子要好得多,她可以孕育一个自己的继承人,让她的继承人继续做她未达成的事。所以她不必再焦急难安,她更能稳下心神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