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也被阎行擢为典农校尉。
得了校尉的军职,三人之中,翟郝大喜,徐晃欣然,而曹鸢则略有怨言。
他在平定白波之后,就一直镇守北境,可心中跟军中诸将一样,也想要沙场杀敌,建功立业。而这次阎行虽没有忘记他的功劳,将他拔为校尉,可给他的校尉军职上冠以“典农”的名号,与翟郝的“奋武”、徐晃的“奋威”大相径庭,这就还是让曹鸢心中不喜。
翟郝、徐晃两人的校尉名号,一听就知道是军中统兵的将校,而他的校尉名号,却像是专职督领军中屯田的职务,不知道的,还会以为他曹鸢就是一个埋头陇亩、只事耕作的文吏、农官。
于是,曹鸢虽人在北境,但还是立马修书,派人快马送到安邑,面呈给了阎行。
信中委婉又明确地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到军中,杀敌建功的心愿。
阎行在阅览曹鸢表露心愿的书信之后,略微思索,随即也修书一封,派人通过邮驿,快马送回平阳。
在信中,阎行言简意赅,向曹鸢说明了自己委任的深意。
军屯之事,不仅是关系到了大军的粮食收成,而且还涉及到了数量众多的屯田军户。
这些北境的军户,包含了北境的流民、白波的降卒,其中许多人都是归附不久,并且曾经从贼的丁壮,所以亟需有一位素有威望的宿将坐镇北境。
而坐镇的将校除了督领屯田之事外,还要在农闲之时训练屯田兵,使其明行伍、习五兵,以备战时能够及时补充到作战的军队序列中来。
这桩重任,思来想去,允文允武、深明韬略的曹鸢乃是最适合的人选。
当然,书信的末尾,阎行也向曹鸢郑重许诺,只要他训练的屯田兵能够有一半以上达到军中普通士卒的考核标准,后面的战事,阎行会择机委任曹鸢为主将,负责一方军事。
这封回信送到平阳,曹鸢亲自看过之后,也明白了阎行的深意,他是识大体、知分寸的人,当下也就不再抱怨,而是埋头专注到了北境军屯的农事和士卒的训练中去。
任命完军中的校尉,后面依次是杨丰、阎兴、马蔺、魏铉等人。
此番定河东,杨丰先有夺取汾阴的首功,后面又有追杀、斩首范先的战功,录功被阎行提拔为军中的突骑都尉,专门统领那一支在定河东中屡立战功的西凉轻骑。
而阎兴是阎行的族弟,多年来跟随阎行出生入死,阎行有意栽培他,将他大用,因此这一次特意拔擢他为军中的刺奸都尉。
刺奸者,内掌军中刑罚,外察间谍奸细,是军中紧要的职务,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