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市井街道,出了安邑的南门。
出城之后,因为第一站是安邑的铁官,故而车骑没有折向,径直沿着官道往安邑铁官所在而来。
阎行从车窗外看到夹道而行的辎軿车队,还有鱼贯而进的骁勇骑士,遥想沿途郡府的旌旗迎风招展,车骑盛大,矛戟威武,甲胄鲜明,再近看道旁两边忙碌于春耕农事的黔首农夫,远眺远方天际一片晴空白云,顿觉心胸开阔。
他这个冬季就待在郡府之中,如今行春巡县,虽不能肥马轻裘,纵骑呼啸,但看到河东又迎来了一片安宁的景色,百姓不再受战乱、流亡之苦,他顿时这几个月的勤政是劳有所获的,往日忙于政事的疲惫也是一扫而空。
放下帘子之后,阎行看着车内的记室书佐孙资,笑着问道:
“如今可彰郡府威严否?”
孙资闻言陪笑,眼珠子转了转,恭敬说道:
“府君才遒虎威,威严早已深入民心,此郡府威仪,不过是衣锦添花之用,不过汉家既有制度,府君还是安坐车中为好。”
阎行听了孙资的话,眼睛一亮,脸上笑容却收敛起来。
郡府之中,都知道阎行是边地之人,行伍出身,不擅经典,粗俗少文。所以郡丞的严授最注重太守出行的威仪,阎行上一次策马出府疾驰,毫无一点太守的威仪,已经被严授当面数落过了。
如今虽然安坐在太守出行的主车之中,可是阎行戎马行军惯了,却还是频频掀开帘子,透过车窗去观望路旁的风景,颇有想跃跃欲试的念头,孙资虽然看出来了,但没有严授那样的威望和胆量,敢于直面纠正阎行的过错,于是只能够用这种比较委婉的态度来进行劝谏。
阎行当然听明白了孙资后面的规劝,故而他收敛笑容,却没有怪罪,而是若有所思地看着孙资。
这孙资乃是太原中都人,年少失亲,在兄嫂的抚养下,勤奋好学,能够进入太学,还得到过王允的举荐,证明他胸中是有实质才学的,而敢于为兄报仇,刺杀仇人,避祸他乡,这又足于验证他的胆气和智慧。
阎行当时得到贾逵的推荐,亲自面见考校过他后,就将他辟除到身边作记室书佐这种亲近小吏,今日看到他能够规劝自己,又善于逢源人心,适可而止,在心中顿时对他又高看了一眼。
孙资看到阎行注目于他,心中不禁稍稍有些焦躁,郡丞严授在郡府平日行事最重威严,郡府之中的掾史对他是又惊又怕,可是他这一次是留守郡府,处理政务,不曾随太守出行。
而久随太守的参军司马戏志才,又因为病情初愈,太守担忧行县一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