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欢踟蹰了,犹豫了好一会才摇摇头,说:“没,没事了,你挂了吧。”
叶陵南倒是被她这一下弄得不放心了,“小欢,有什么事,你说出来,我会帮你的。”
承欢依旧是摇头,“没有了,真的。挂了吧”
叶陵南又嘱咐了她一句,有困难一定要找他,这才挂了电话。
承欢将手机递回给蔡蔡。
蔡蔡立刻八卦,“啧啧,这是不是以前一直追你的那个帅哥?”
承欢问:“什么意思?”
蔡蔡说:“你别给我装傻,就是一直和你在学校经常相遇的那位。”
承欢懒得理她,她这才发现女人一旦八卦起来,什么也阻挡不了,转身自顾自的走了。
蔡蔡在后面大喊。
“襄王有意,神女无情啊……可悲,可叹……”
———————————————————————————————————————
七月三号这天,承欢一整天都心神不宁,她从白天等到半月十二点,可惜那只黑色手机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后来她也就放弃了,只是每天仍旧会带着这只手机,因为夏天穿的比较清减,很多衣服没有衣兜,她又多是裙子,就找江老师要了针线和剪刀,找了两块小布料缝了个小布包,刚好能把手机塞进去,然后还用绳子系着 ,挂在脖子上。
可能是因为这布包和承欢身上的衣服很不搭调,刚开始的时候,老师和孩子们都很好奇这兜里装的是什么,纷纷询问,后来知道装的是手机,这才开始夸赞她手工好,心灵手巧。
承欢其实也知道自己的女红水平,这布包的针脚歪七扭八不说,而且两边的布料还不等长,也不知道是哪一针下错了,又一边总是捋不平整。说起来她家务样样拿手,做菜也是极好,唯一不足的,就是这女红不行。
但现在毕竟已经不是当年革命穷苦年代,承欢家里也算是小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时代早已经过去,所以现在真的能拿得起针线的女孩子到底也算是少之又少了。
承欢认识的人里,唯一对针线活精通的,也只有施凉。
施凉的母亲出身于苏州,祖辈做过刺绣生意。承欢听施凉说这也算是家传的手艺,几代传承下来,虽然现在已是家大业大,连姥姥那一辈就都不靠这个吃饭,但总归是不能忘可祖业,所以也就跟着学了一些。
承欢记得有一次心血来潮穿那种细高跟,结果新鞋磨脚,好不容易熬到上完课,脚后跟早就起了水泡。她挨到校门口,打电话给叶行北求救。叶行北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