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地连连道谢,有人拿到手就转头而归。
在这群灾民中,有个鹤发鸡皮的老妇人,她拿着一节细瘦的竹杖,反复敲打着施舍米粮的木桌台,用尖利刺耳的声音叫嚷道:
“我的孙子正是不能饿的年纪,我不过多要一袋米粮而已,你们推脱来去,不过是看不起我这老态妇人!”
管事正欲和事,没有站稳的老妇人却腿脚一滑,踉踉跄跄摔倒在地。
而后她开始絮絮叨叨地哭诉:“儿子儿媳走得早,留下个养不活的独苗……求求阎王爷行行好,让无常把我的魂勾掉,省的叫人瞧不起还嫌我吵闹……”
老妇人正挡着施粥处和放着米袋的木桌之前,后面排队的人渐有私语窃窃,谢云嫣见状,费力地提着三袋米走到老妇人的跟前。
她站在清扫后仍旧没过脚踝的积雪中,脸部稚嫩的皮肤被冷风冻得微红,声音软糯地对老妇人开口说:“佛法善缘,这两袋米是寺庙给的,这一袋是方丈给我的粮食,可我不喜欢吃米饭,也吃不掉这么多,一共三袋,您收下可好?”
老妇人看了她一眼,拿到三袋米粮便不再念叨,双眼空茫地接了下来。
老妇人的孙子是个身形清瘦的男孩子,这少年怔愣了片刻,便从他奶奶手里夺来那一袋粮食,不言不语地递到谢云嫣面前。
谢云嫣用谢氏培养出来的标准足迹向后退了一步,双眸清澈地看向他说:“我不是白给你的,我还会去你家吃饭。”
男孩子被他奶奶拉扯了一把,终是应答了一声好。
回马车的时候,谢云嫣接过她父亲递过来的紫砂手炉,开口说道:“助人便是为己,为己则当助人,这可是竹立深雪的本心所在?”
谢父却只是看向渐沉的暮色,不驳斥不赞同,对驾车的车夫说道:“回府吧。”
吐蕊芳春,采莲时夏,锦带盛秋,风霁隆冬。
四季更替几次之后,养在清贵世家的谢云嫣大小姐,抽穗拔节成一位明眸皓齿的清丽美人。
她即便是只静立在原地,也美如空谷幽兰,双眸剪秋水,十指拔春葱。
在百花争丽最丽为云嫣的春园里,谢云嫣同样出身赵荣清流名门的娘亲停下脚步,目光慈爱地看着自己的女儿,她的眼角微有细纹,却掩不住笑意欣然,“吾家有女初长成,云嫣今年便要满十五了。”
赵荣国的风俗,是要在女子将到十五时才可以谈及婚事。
而平宁谢家在婚嫁之事上,向来都是极为慎重,门当户对是首先被摆在第一位的要务,再然后还要有几道思虑良多的精细挑选,结果便多得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